10月26-28日,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医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目前任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Gregg L. Semenza教授到访华南理工大学,开展学术交流和访问活动。此行是Semenza教授在获奖后访问中国的首站。华南理工大学校长高松院士会见了Semenza院士,就未来的合作模式、合作内容进行了深入洽谈,并授予Semenza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名誉教授称号。
为Semenza教授颁发聘书
Semenza院士表示,未来将与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生物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在生物医学科学领域进一步开展合作与交流,助推学院在学术、人才培养、国际化等方面的快速提升。
生物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首批建设的学院之一,面向国家生命科学发展前沿和健康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以生物医学为牵引,发展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学科学、生物制药紧密结合的学科。此前,得益于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正在推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和聘用机制创新试点,生物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为推进肿瘤学研究方向的建设和发展,从2017年底起就与Semenza院士进行了接触,建立了合作关系。在此基础上,华工向Semenza院士发出了共建肿瘤学研究方向的邀请。此次Semenza 院士应邀来访,并受聘华南理工大学名誉教授,为双方今后长期稳定的实质性合作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据悉,Semenza 院士已与华南理工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今后将参与生物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肿瘤学研究所的建设,在国际化科研合作、课程和教学改革、联合指导和培养研究生、学院和学科发展规划等方面提供咨询和指导,并定期访问华南理工。此外,Semenza院士还赴华南理工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了学术交流与访问。
27日上午,Semenza院士还为华南理工大学全校师生作了一场题为“Hypoxia-Inducible Factors in Physiology and Medicine”(缺氧诱导因子在生理学和医学中的应用)的学术报告,深入浅出地将研究心得和最新的研究成果与学校师生进行了分享,给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
Gregg L. Semenza教授是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医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他于1978年毕业于哈佛大学(1974-1978),1984年于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M.D及Ph.D学位(1978-1984),1986年于Duke大学完成住院医师(1984-1986),之后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做博士后及助理教授、副教授等职位。目前担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C Michael Armstrong教授及由他本人创立的血管疾病研究中心的主任,同时也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部、肿瘤学部、放射肿瘤学部、生化学部的教授。
在1992年,他因发现低氧诱导因子(HIF1) 而成为现代低氧及氧化应激研究的奠基人。因为低氧及氧化应激反应是许多重要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础,他的工作对肿瘤学及心血管疾病等的研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2016年获得拉斯克基础医学研究奖,2019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高中生物老师引导他走上科研道路
Semenza教授的妈妈是一名小学老师,爸爸是纽约市一家医院的社工,家里有5个兄弟姐妹,他小时候没有参加过任何的培训班和培训课程,读的都是公办学校。
在Semenza读高中的时候,他的生物老师Rose Nelson给了他非常大的启发。她拥有博士学位,曾在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工作,所以她知道什么是研究,能够传达科学之美和科学发现的愉悦。在生物老师的影响下,Semenza高中时期就对生物学中的遗传学非常感兴趣,而且在老师的帮助下,他还得以在美国纽约州扬克斯市的博伊斯?汤普森研究所进行了由NSF赞助的夏季研究项目,而这也是这他第一次接触研究和实验。
Semenza表示,一个优秀的教师是非常重要的,是教师引导我们走上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在科研工作中创造性非常重要
Semenza教授表示,获得诺贝尔奖不应该成为一个人的毕生追求,研发出一款彻底治疗癌症的药物,这才是最终的追求,而他现在依然在为此而努力。
对于想进入科研领域的学生来说,Semenza认为应该通过阅读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同时,需要进入一个实验室,看看科研工作如何开展。在开展科研工作中,他认为创造性非常重要,而要想促进创造性,就需要有自由的思想。在学习的过程不应该只记住单列的事实,应该把事实放在大的环境中,探究事实是如何产生的,它的今后会如何,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
文字 | 冯海波
通讯员 | 华轩
图片 | 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