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5年中国航天日系列活动启动
来源:广东科技报2025-04-25

“海上生明月,九天揽星河”,在第十个中国航天日期间,广东省航空航天学会与广东科技报社联合举办广东省2025年中国航天日系列活动。本次活动于2025年4月15日至4月30日举办,4月15日以“以梦为壤 向星飞翔”为主题,通过太空种子种植的科普实践活动拉开序幕。本次系列活动采用专家讲座、航天主题互动、科普作品展览等多种形式,引领公众,特别是大湾区的青少年,探索浩瀚宇宙。2025中国航天日系列活动由广东省航空航天学会主办,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和广东科技报社承办。


启动仪式.jpg

 

4月24日,主场活动及启动仪式在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举行,广东省航空航天学会理事长由镭,龙华区委常委、人民武装部政委韦荣献,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行政负责人、副校长林良展等领导嘉宾出席活动。开幕式上,由镭理事长代表主办方致辞,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行政负责人林良展副校长以“航空航天特色教育经验分享”为题分享学校空天教育成果。广东科技报社青年科普工作者王婷主持主会场活动。系列活动共1万余人参与。

 

同期,活动现场连线广东、海南两省航空航天特色学校——海南省文昌中学、广东实验中学、荔湾学校第二小学部、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深圳市格致中学等进行互动。

 

航天员进校园 共赴航天之约

 

活动期间,航天员进校园系列活动先后走进了花都邝维煜纪念中学、清远市博爱学校、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中国首批航天员、原一级飞行员赵传东为青少年带来了精彩的航天主题讲座,展示星空的浩瀚之美,激发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精神。


活动现场.jpg

 

“离心机转出了钢铁意志,8G超重下一次又一次的咬紧牙关,是我骄傲的勋章……”风趣幽默的赵传东将航天员选拔与训练娓娓道来,并以活泼生动的方式向广大师生介绍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技术融入日常生活的情况等。活动现场,师生聚精会神,听得津津有味。

 

“参加失重训练时,您恐惧吗?”“成为航天员,但最终因年龄问题没能‘上天’,算成功还是失败呢?”“是否会感到遗憾?”每一场讲座活动中,互动环节都相当热烈,赵传东与学生们亲切对话,学生们大胆提问,赵传东的回答坚定而感人:“鉴定成功与失败,从来不止一个角度,未能‘上天’确实遗憾,我不后悔成为航天员,不后悔参加了那么多艰辛的训练。因为没有一代代航天员的接续奋斗,就不会有现在的中国航天事业。”他对师生表示,对航天事业的热爱,已经深深融入自己的血脉,现在,从事航天科普工作,可以以另一种身份“丈量宇宙”,感染更多人了解航天、热爱航天……


现场互动.jpg

 

航天主题演讲 多方探讨航天热点

 

科普中国说航天日主题系列专场——“低空启航,太空互联”演讲活动同样精彩纷呈。该活动由中国科协科普部指导,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邀请了多位空天领域专家进行航天主题演讲。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教授卢镇波,西北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无人系统实验室主任王强,互联网卫星总设计师袁俊刚,飞亚达计时文化中心馆长章剑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闻新,中科宇航(广州)装备工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秦峰,中国空军首任新闻发言人申进科等来自学界、产业界的重磅嘉宾,带领师生共绘这张从低空到深空的壮阔蓝图。


现场连线.jpg

 

演讲嘉宾以自身研究内容为基础,分别向师生们分享他们的精彩故事。什么是低空经济与低空飞行器关键技术、如何保障低空经济和低空安全、卫星互联网如何为低空经济铺设一条“永不掉线”的信息高速公路、一枚腕表如何突破舱外300℃温差的考验、如何用中国匠心打造航天员的“无声战友”、“力箭一号”背后的商业航天突破、飞向火星、走进充满科技魅力的低空运动世界等主题精彩纷呈。在讲座期间,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的师生们亲临现场参与,而中山市烟洲中学、东莞市东城第六小学、阳江市阳西县第二小学、广州市第十七中学、深圳市福田区梅丽小学等则通过线上课堂的方式参与其中,并与现场进行了连线互动问答。对于线上线下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专家老师们均一一详细解答。

 

此外,“海上生明月 九天揽星河”航空航天互动展示与体验活动也备受瞩目。活动项目包括太空文化展览、广东省科普作品创作大赛优秀作品展览、热气球展示与互动、“水火箭”发射体验、卫星制作体验等丰富内容,让公众在互动中感受航天的魅力。在活动主会场,同学们在户外开展了热火朝天的“水火箭”发射体验,领略“水火箭”一飞冲天的快感,部分同学还过了一把乘坐热气球升空的瘾。


实验.jpg

 

此次广东省2025年中国航天日系列活动不仅弘扬了载人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探月精神和新时代北斗精神,还展示了空天科技应用及发展趋势,激发了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对航天的探索热情。

 

广东科技报社融媒体中心出品

记者 张文鑫

图片 刘芃芃 赵熙

编辑 刘肖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