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秋广州珠江有四次天文大潮 要提防风暴潮对广州造成水害
来源:广东科技报 中小学科教周刊作者:记者 莫文艺2019-07-01
今年夏秋广州珠江有四次天文大潮
要提防风暴潮对广州造成水害
      本报讯 (记者  莫文艺  通讯员  李建基)今年夏秋广州珠江的天文潮汐有何特点?据广州市五羊天象馆预告:今年夏秋季节,有几个天文大潮值得关注。发生日期在7月4日前后、8月1日前后、8月30日前后和9月29日前后。这几个天文大潮的特点:一是出现在农历初一(朔,太阳、月亮和地球排成近似一条直线)前后;二是月球距离地球较近,其中8月30日23时53分,不仅月亮与地球相距最近,两者只有357285千米,而且朔望大潮与近地大潮仅相差5个小时;三是正处于7-9月的后汛期,台风及其风暴潮的季节期间。上述天文大潮广州珠江全天最高水位的出现时间,大多数发生在12-15时之间。

      在一般情况下,仅仅是天文大潮的独立出现,不会带来灾害。但如果发生台风、暴雨、风暴潮、上游洪水泛滥与天文大潮期重合在一起,就有可能发生灾难。去年9月16日下午,由“山竹”台风引发的风暴潮,广州地区有不少车库的汽车被淹,损失惨重。如果台风来临,根据台风的强度、前进方向和登陆地点,可以提前几十个小时预测风暴潮发生发展的趋势。因此,要做好思想准备和瞻前性的工作,重于防范,才能把灾患带来的损失减至最小。

      近10多年来,广州每年都举办横渡珠江体育活动,按照珠江水文潮汐运行的规律,今年日期可选在7月4日、5日或8月1日、2日这四天中的其中任何一天。这几日天文大潮水位较高,适宜横渡珠江。但由于今年4-6月华南前汛期雨量比常年同期显著偏多,江水黄浊。7月上旬,江水透明度稍逊;而在8月上旬,潮水会比较清澈,对游泳健儿的身心健康影响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