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植物园“琪林科学讲坛”举行 专家详解岭南园林植物特色及资源开发利用
来源:广东科技报 作者:记者 冯海波2019-06-21
华南植物园“琪林科学讲坛”举行
专家详解岭南园林植物特色及资源开发利用
      本报讯(记者 冯海波 通讯员 周飞 宋政平)在近日举行的华南植物园“琪林科学讲坛”第五讲中,华南植物园研究员陈红锋作了题为“岭南园林植物的特色和资源开发利用”的专题报告,从岭南园林植物特色、岭南野生园林植物资源以及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展开阐述,向公众展示了有关园林植物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成果。

      陈红锋表示,岭南是指我国南方五岭以南地区,境域主要包括广东、广西、海南全境,以及福建南部、湖南、江西的部分地区。现在“岭南”常特指广东、广西和海南三省区。该区域地貌复杂,有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等,加上属东亚季风气候区南部,具有热带、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特点,气候高温多雨,孕育了丰富植物资源,林木茂盛,四季常青。其中园林植物超过2000种,具有乡土性、实用性、观赏性、兼容性、开放性等特点,如木棉、细叶榕、水松、等代表岭南自然风貌的树木,也有荔枝、龙眼、黄皮、芒果、枇杷、石榴、杨桃等岭南佳果,有宫粉紫荆、黄兰、栀子、桂花等观花植物,此外也引种了丰富的外来植物,其中有些已经成为岭南园林的基调树种或骨干树种,如白兰、凤凰木、大叶紫薇、麻楝、南洋杉等,这些外来树种应用频度大、数量多、时间久远,在广东四大名园中也有所应用,体现了岭南人敢为人先、兼容开放的精神。  

      “中国是园林之母”“没有中国植物不能成为庭院”“我深信这是亚洲最迷人的地区之一”……植物学界的外籍专家对中国园林植物赋予了众多美誉。由此,陈红锋研究员重点介绍了我国的园林植物资源。他表示,中国原产观赏植物约15000种,占世界观赏植物总数的一半以上,荷兰40%、德国50%、美国加州70%的园林植物均来自中国。而岭南野生植物资源丰富,占全国总数的三分之一,具有各类热带典型的园林观赏植物类群。陈红锋说,虽然我国有丰富多样的植物资源,但与国外园林发展的先进经验比较还有差距。如世界著名城市绿化植物种类丰富,新加坡、华盛顿、东京等城市绿化植物达2000-4000种,并以乡土树种为主,绿化管理和养护成本低。我国城市的绿化植物应用种类大多不超过1000种。根据收集的资料,深圳、广州园林绿化树种中,乡土树种的比例较低。如何又合理又充分开发利用我国丰富的园林植物资源,还是大有潜力和空间。 

      他表示,广州作为省会城市,有其独特优势,如绿化理念较先进、乡土资源较丰富、科技支撑能力较强、绿化市场较健全,但也存在常用树种种类不多、行道树标识性不强、季相变化不丰富、街头绿地绿量不足等问题。对此,陈红锋建议,应朝着“植物材料乡土化、植物配置群落化、植物种类多样化、植物季相丰富化”的方向改善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