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蓝莓之花开遍南粤大地记广东省蓝莓科技推广团队首席专家高丽霞
来源:广东科技报作者:记者 刘雷2016-07-01

  8年来,高丽霞及其团队全力进行蓝莓引进、技术栽培及新品种选育工作。2014年带领仲恺蓝莓团队为河源灯塔盆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进行了10万亩蓝莓产业规划,并已通过来自海内外同业专家的评审。目前已在番禺基地建立近30个品种的蓝莓资源圃,并与河源灯塔盆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管委会合作承担农业部《美国南部蓝莓栽培技术引进及耐热蓝莓品种选育合作平台建设》项目,在清远建立了中日蓝莓品种园。采访开始前高丽霞请记者品尝他们在番禺培育种植的蓝莓,入口绵甜多汁,酸甜怡人。

  敢为人先,打破蓝莓在广东种植的空白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蓝莓创新团队是广东最早进行蓝莓品种引进及产业发展研究的高校科研单位,自2008年开始,蓝莓团队一直致力于蓝莓在广东适种品种的筛选、土壤基质改良、病虫害防治、种苗组织繁育、蓝莓鲜果加工等方面的研究。

  高丽霞介绍,蓝莓原产北美,喜欢冷凉气候,专业书本上的介绍是北方植物,所以很多人一开始就认为蓝莓在南方种植不了,加上蓝莓是新兴水果,很多人对它并不熟悉,甚至有人认为它像草莓那样是草本植物。她在外资企业工作时,多次到欧、美交流引进新品种,发现美国南部佛罗里达州盛产蓝莓,那里的气候条件与广东省相似,同时蓝莓需要微酸性的土壤,忌水涝,而粤东北经济落后地区以丘陵为主,完全可以达到蓝莓的种植要求。到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组建蓝莓团队后,高丽霞开始引进外来蓝莓品种,通过大量引种试验,从40多个品种里逐渐筛选淘汰了30多个品种,剩下的品种中发现有10个品种,两个系列可以在广东推广。“一开始很多专家都说蓝莓在广东种植不了,但即使种不成也要试一下,越是人们觉得不可能的,我就越觉得有挑战性,越想要去攻克它。”高丽霞凭借她的毅力和和坚持让蓝莓之花开遍了南粤大地。

  迎难而上,创新道路上不断探索

  目前,高丽霞教授在广东河源、韶关乐昌、清远英德、佛山三水、云浮、从化等地建立了蓝莓种植试验基地,她还计划今年在河源灯塔盆地推动50个乡镇种植蓝莓,然后向全省推广。此外,高丽霞还计划把蓝莓项目作为我省林下经济的主力品种带动林产经济的发展。

  蓝莓梦的丰满并无法改变现实的骨感,蓝莓的培育推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引种蓝莓的前期遇到最主要的两个问题是资金和技术。又因蓝莓是新兴品种,在广东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一切都要自己去摸索,走了不少弯路。例如,有些蓝莓种植过程叶片失绿或变红,当时就会想当然地认为是土壤酸度不足缺铁造成,其实有些是因为雨季蓝莓根系泡在水里诱发蓝莓植株营养不良所导致。前几年,对自己没有把握的品种高丽霞不会向企业推广,只有在番禺基地试验取得稳定的鲜果产量才能推荐给社会。

  近年来,高丽霞不断与国内外的专家合作,引进新品种,互相交流技术和经验。还通过产学研项目与相关企业合作,共同研发了蓝莓专用基质和蓝莓专用暇肽肥,解決广东土壤贫瘠的瓶颈。现在,蓝莓的研究和推广得到了校内外的广泛支持,学校成立了由栽培育种、病虫害防治、食品加工、机械采摘研发、农业经济、海外教授等专家组成蓝莓创新团队,广东省农业厅和科技厅也给予了资金和政策扶持。交流中,高丽霞深情地说:“蓝莓在广东能够起步,还要感谢河源的蓝莓种植企业有着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他们也在8年前率先进行引种尝试”。高丽霞今年还打算出版蓝莓标准种植规范手册,对外敞开蓝莓种植技术,避免企业、农户种植蓝莓陷入传统粗放种植的误区。“我相信蓝莓产业能提升广东果业的健康发展,也希望百姓能够吃得起,农民种植有效益!”高丽霞对广东蓝莓产业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团队发展遇瓶颈,人才问题亟待解决

  “蓝莓这方面的人才是真的很匮乏。”谈到团队建设时,高丽霞感叹。一方面是因为全国高校在涉及蓝莓这方面所开设的专业很少,另一方面是由于蓝莓没有前人的技术可循,种种原因也影响了研究进程。

  高丽霞建议在广东涉农高校加设蓝莓种植课程,培养团队所需要的后备人才,推动蓝莓产业的发展。

  “我希望学生可以提前介入课题研究,多去种植企业实习,毕业后能够带着技术去创业,带动一方经济的发展”这是高丽霞对仲恺学子的建议。她强调“学生要有创新精神,越是没人做的书上说不可以的,越要去尝试,去挑战,在实践中验证其可行性”。正是这种“勇于实践,上下求索”的精神和信念鼓舞她通过不懈努力,推翻了广东省不适合种蓝莓的结论,让蓝莓之花开遍南粤大地。

  高丽霞希望能以开展2015年农业部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美国南部蓝莓栽培技术引进及耐热蓝莓品种选育合作平台建设》为契机,建立广东省蓝莓研究院,把国际上的新品种与技术引进来,让广东快速发挥优势,走在全国前头。同时,也希望通过这个平台为仲恺学子提供国际交流的机会,提升他们的视野,为国家、社会培养实用创新型人才。

  永不止步,蓝莓的未来在中国

  蓝莓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防止脑神经老化、保护视力、强心、抗癌、软化血管、增强人机体免疫等功能。其中,由于蓝莓富含花青素,具有活化视网膜功效,可以强化视力,防止眼球疲劳而备受注目。也是世界粮农组织推荐的五大健康水果之一。

  蓝莓种植综合经济效益居百果之首,按三年龄苗木栽下次年即可挂果,两年后株产4-5斤,亩均300株,每斤单价40元计算,亩产值可达五万左右,进入盛果期后产量会再翻一番(注:岭南蓝莓4、5月即可上市,价钱高于北方陆地种植)。此外,蓝莓也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蓝莓生态林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保障生态环境;通过蓝莓采摘园的建设可以实现农业生态旅游,冬天赏花,春天摘果,既提高当地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也提高了经济效益。利用蓝莓冷藏和加工技术,可以制作蓝莓汁、蓝莓酱、蓝莓酒等等,通过推动蓝莓的产业链也可以促进广东落后的农产品加工业、贮藏业的发展。虽然国内蓝莓加工采摘等技术与美国相比较为落后,但具有良好的先天种植条件和广阔的消费市场,更有国际蓝莓专家预言:“蓝莓的未来在中国!”

  八年蓝莓研发路,苦辣尽去酸甜来。“未来的路还很长,蓝莓从幼苗到衰败的完整过程我还没经历过,蓝莓在中国的发展还未到丰产期,它的产业链也才刚刚起步,美国佛罗里达对蓝莓的研究已经100多年,但他们仍在做实验,蓝莓研究的路还远远没有结束。”高丽霞表示今后仍将致力于蓝莓产业研发,为培育蓝莓优良品种而努力,为蓝莓种植的推广而拼搏,为蓝莓产业链的形成而奋斗,最终让蓝莓之花开遍岭南大地,为粤东西北的崛起贡献自己的力量。

  人物档案

  高丽霞,园艺园林学科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仲恺教学科研基地管理中心主任,广东省蓝莓科技推广团队首席专家。曾任新加坡与香港合作的外资企业“顺德明之星科技生物有限公司”高级执行经理,与荷兰、美国、东南亚、澳大利亚等国同业有广泛的学术交流。近几年高丽霞主持国家、省部科研课题十多项,在观赏植物生理生态及重金属污染土壤、矿山植被生态修复治理等领域有较深刻的研究,主持完成的科技成果市场转化率高,曾获多项广东省科技厅、农业厅颁发的奖项,获国家专利三项。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