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英语对话发展小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探究
来源:广东科技报 中小学科教周刊2019-06-03
通过英语对话发展小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探究
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瑶田小学 方美静 邓国锋

      摘要:小学英语教学不仅要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在英语对话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四个策略来发展小学生的思维品质,即情境设置、提问、复述故事以及对话空白等。

关键词:英语对话、教学策略、思维品质

      小学英语教学不仅仅在于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英语与汉语属于两个不同的文化体系,而这两种文化所体现的思维方式具有显著的差异。通过学习英语,学生可以了解英语文化下的思维方式,从而在整体上提高其思维的品质。因此,在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将思维品质的提升与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的,将思维品质的训练始终贯彻到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本文提出四个较为可行的教学策略,来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一、设置情境来引导学生思维

      教师在会话教学、听力教学甚至是写作教学中,尽可能地根据教学任务设计鲜活的生活场景,来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有内容可听,有话可说。从认知发展的视角来看,小学生的思维基本上还处于具体思维与直观思维阶段,其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依然处于发展的过程中。因此,英语会话的教学内容不能脱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感知,当会话情境与学生日常经验较为相似时,学生便能够较为容易地在头脑中建构出英语的表达。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经常出现的思维错误,即将汉语的思维方式迁移到英语中去,比如,汉语表达“我和父母”,而在英语会话中一般为“My parents and me”,这就是两种语言思维的不同,英语中将别人的称谓放在前面以示尊重。

二、利用提问来激发学生思维

      提问是非常好的教学策略,它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促进学生思考而锻炼其思维能力。在英语教学中,面对提问,学生必须先思考问题的情境与可能的含义,然后在头脑中形成不同的答案,最后选择一个满意的答案并且使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达。整个过程可能是英语与母语交互进行的,但最终必须用英语来口头表达。比如,在一次英语课上,老师问到,“How to cook a good meal?”面对此提问,学生经常会回忆生活中父母如何做菜,包括购买食材、配料、烹饪细节等,无数的情境可能出现在头脑中,但经过认真组织,学生会努力将其中一个完整的做菜过程表达出来。可见,在整个回答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其实经过相当复杂的阶段,包括想象、回忆、对比、语言组织,甚至是知识的重新建构。

三、利用复述故事来锻炼学生思维

      有趣的故事是很好的教学素材,几乎所有学生都喜欢听故事。故事教学可以每周进行一次,具体过程是:教师首先要选择好故事内容,并设计好问题,然后在课堂上清晰地朗读(也可以让一个学生站起来朗读),朗读一遍后,再提出设计好的问题,然后再朗读一次故事。随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听到的故事讲出来,并且回答问题。比如,将“小马过河”翻译成简短的英语故事并且朗读给学生听,并提问“Is the pony afraid of the river ? Why?” “Is the pony clever? Why?”由于故事具有情节、人物、事件以及结局,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必须专注、理解、记忆、寻找答案甚至是想象,最后还要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答案,因此,故事教学可以非常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故事教学往往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与批判能力,他们有时给出的答案非常具有创新性。

四、利用对话空白发散学生思维

      语言学习通常要经历三个阶段,即输入(input)、内化(intake)与输出(output)。口语表达属于输出环节,而输入与内化往往很难观察到。教师可以恰当地设置输入的信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与经验来内化这些输入信息,也就是对输入的信息进行个体经验化的理解或加工,这就涉及到了发散思维。发散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面对一个简单的情境输入,可以产生内容很丰富的口语表达。比如,下面的输入信息:

Sarah: Oh, no! Where is the cat? Is she in the …?

Amy: …

Sarah: Is she…?

Amy: …

Sarah: …

Amy: …

      这些信息很少,但留给思维的对话空白很多。学生的任务就是通过发散思维将对话补充完整,使之成为一个情节较好的对话场景。其答案肯定是开放性的,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对话空白越多,要求的发散思维能力越强, 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要求越高。教师在设计对话空白的输入信息时,最好结合课本上的熟悉情境,不然难度较大,容易挫伤学生动机。

       总之,思维品质包括不同的方面,如记忆能力、发散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想象能力、对比与判断能力等等,因此必须通过多种不同的口语教学策略才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使用上述四种策略的同时,还必须关注学生的动机、信心、兴趣以及对话情境等,才能达到最佳的思维训练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越. 谈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英语口语教学[J]. 中国校外教育旬刊, 2017, 4(11): 85-85.

[2] 汪静艳. 在小学英语会话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J]. 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版, 2017, 8(10): 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