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数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及数学奥林匹克委员会主任陈敏教授,广东省教育厅主任督学李璧亮,华南师范大学校长王恩科教授,中国数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及数学奥林匹克委员会副主任吴建平教授,厦门大学科技处处长谭忠教授,广东省数学会理事长、中山大学姚正安教授,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党委书记姚训琪等领导嘉宾出席了当天早上的开幕式。
姚训琪在致辞中指出,华附作为一所有130年历史的名校、广东省教育厅唯一批准的奥林匹克学校,长期以来非常重视学科奥赛的培训,尤其是数学学科奥赛的培训,注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截止2018年12月,华附已经夺得国际奥数金牌12枚,位列全国前列。他希望参与培训的同学能够从华附出发,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中国、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陈敏表示,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空间学的科学,为其他科学技术提供语言、观念、方法,数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中发挥重要作用。数学竞赛是一个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平台。在座的同学都是数学竞赛的优胜者,肩负着建设数学强国的艰巨任务,希望大家心怀对数学的热爱,成为数学、科技领域的拔尖人才。同时,他指出,数学竞赛并不是数学的全部,在数学竞赛之外,仍有美好且未知的数学领域值得和需要大家去探索,如巴赫猜想等。在数学学习中即便遇到了挫折和困难,希望大家仍保持脚踏实地严谨求学的科学精神攀登数学的高峰。
据姚正安介绍,本次集训,广东7名学生入选,分别是来自华师附中的胡苏麟、饶睿、刘明扬,深圳中学的宛彦明、陈正男、温凯越和执信中学的王义寅同学。他指出,近几年来,我国对奥数人才培养力度不减,但是美国、韩国、新加坡等国对奥数人才培养加大了力度,为此,竞赛竞争增大。
针对罗马尼亚数学大师赛成绩不理想引发热议,陈敏回应说,该赛事的参赛范围不是很大,只在国际上邀请了20多个奥数成绩较好的国家参赛,中国一般是以省为单位参加,今年是上海队,参赛的目的一是为更好地锻炼学生,二是作为数学大国,应在国际舞台上展示选手风采。本次不是中国最优秀的选手的组队,一次考试成绩的失利并不能代表所有的水平。针对网上热议罗马尼亚大师赛第三题中国选手得分低的情况,他指出,我们应该紧跟国际数学奥赛的发展,知识应该不断更新。此外,组织数学奥赛的目的有三个,一是为爱好数学且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二是为IMO选拔国家队成员,三是为高校选拔数学学科及其他学科人才提供平台。前两个才是奥数的真正目的,并不是鼓励所有孩子都去学奥数,而是给学有余力的孩子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