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开设电竞专业 学生应如何对待电竞?
来源:广东科技报 中小学科教周刊作者:本报综合整理2019-03-15
高校开设电竞专业 学生应如何对待电竞?
苗苗制图
本报综合整理

新闻背景

      近几年电子竞技的兴起和发展有目共睹,各种职业战队、活动、赛事纷纷涌现,甚至还有高校开设了电竞的相关专业,吸引了许多学生的参与和关注。就当前来说,电竞运动吸引的观众主要是年轻人,他们也成为了这一活动的参与者和消费者,而其中也有许多中学生在内。

中学生与电子竞技

      为什么电竞会受到欢迎?大多数受欢迎运动项目的原因无外乎这几样元素:可参与性、趣味性、独特的个性、广泛的宣传以及精英的激励等。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优秀电竞游戏进入了学生的视线范围,只要有设备就可以参与进来,在空余的时候找一个喜欢的游戏,选择你喜欢的伙伴一起玩。这非常符合以“自我”为中心的新时代年轻人的价值观,并且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交媒体及移动互联网时代,电竞也是许多学生互动交流的一种方式。

       对于以学习为主的中学阶段,并不意味着就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中学生对电竞感兴趣的,可以在适当的时间打几局放松心情,就好像其他运动一样。

      对于许多学生和家长老师都关注的电竞专业问题,实际上,高校开设的电竞专业正确的名称应该为“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区别于大家所理解的玩游戏,也并非主要培养职业选手,这个专业主要是培养赛事组织运营、数据分析、裁判解说等人才。电竞专业目前设立的专业课涉及经济、管理、法律等专业领域,开设的课程主要是电子竞技概论、互联网文化概论、电子竞技技能电子竞技教练导论、电子竞技裁判、电竞赛事运营与管理、电子竞技技能培养实训等。主要培养的是电竞行业从业者,据了解,学生在毕业之后,除了电竞行业,也能进入传统体育、游戏等行业发展。

      高校开设专业的背后,是对电竞行业和产业链存在人才不足等问题的思考和求变。开设电竞专业是为顺应时代发展,这个思路对于中学生也同样适用,游戏之外大有挖掘的地方,需要同学们自己思考和把握,在中学阶段能够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发展起来是非常难得的,但这也不能把专业拿来当做沉迷游戏的理由。

正确看待电子竞技

      电竞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相对来说还是一项新兴事物,而且不被社会主流文化所认可。许多年长的父母、长辈可能并不懂电竞究竟是什么。几年前,中华全国体育总会荣誉委员何慧娴表示:“青少年容易沉溺于网络游戏,对成长造成负面影响。而电子竞技倡导的理念是阳光游戏,完全是真人对抗,比赛时间很短,跟网游有本质的区别。”当然,这个说法的用意是为了减小阻力,因为网游的名声始终不是非常正面。但专家提出,竞技游戏的成瘾性比冲级游戏弱,在适度的前提下对玩家的智力、协调能力等还是有积极的锻炼作用的。

      这个锻炼作用的前提是——适量,发展“电子竞技”不是鼓励青少年玩游戏的借口,更不是沉迷的借口。电子竞技随着近年来的发展不断在完善其游戏规则,而作为一种国家认可并支持的运动项目,其内在也存在着“体育精神”,对于许多人所揣测的电竞从业人员会不会“沉迷游戏”?当它成为一个职业,电竞运动员自然会为了自身进行有效的保护,就如同跳水运动员每天的跳水次数都有上限,电竞自然也不会以“训练需要”为由一天打到晚。

      另外,开展电竞行业也不是让大家不管不顾地一心扑在游戏上。恰恰相反,正可以此为契机,把遵循适度游戏原则、遵守游戏道德、讲求团队合作的电竞运动员树为榜样,引导我们青少年进入理性游戏阶段。在空闲的时候和同学、家人一起打游戏,不仅可以调节紧张的学习和工作状态,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也可以成为了一种社交方式,加强和朋友家人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