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炳生总结了新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成就,提出应坚持保护环境,促进农村新型经济发展。颜学亮作了题为“改革从发展力出发”的报告,认为改革应解放农村生产力,激发农业的发展潜力。他强调,全面深化农业改革,仍是新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课题。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万俊毅介绍了结构优化、产业升级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建议应结合产业转型升级与农业的多维度高质量进行发展。广东省人民政府特聘参事、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钟韶彬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做好精准扶贫工作,调动农民积极性,发展新农产业,解决体制机制问题。广东金融学院管理学院院长周国林认为,应从改进农产品经营模式、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培养电商人才等方面解决绿色农业电商发展存在的问题。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张玉阐述了在城乡融合中构建精准扶贫的制度实现路径,建议应结合装箱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方力量。广东农村研究院副院长王建军认为,城乡关系是乡村振兴的决定性因素,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我校经济贸易学院陈龙江通过大量实证数据证明,外资种子企业数量不断下降,中国种业发展并未陷入困境。针对目前湛江水产业严重依赖国外亲本,养殖产量持续下降的问题,广东海洋大学管理学院闫玉科提出,应以政策规划为引领,构建良种繁育体系,实施名牌战略为主的发展路径。广东农村政策研究中心余建斌以广州从化为典型案例,详细介绍了“农业园区-土地预租-企业经营”的产业集聚模式。
据悉,本次论坛由广东省农村经济学会主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和广东农村研究院承办。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农村政策研究中心、广东农村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金融学院、广东海洋大学和广东科贸职业学院等相关单位的专家、学生等300多名人员参加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