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竹”创造广东台风史上新记录
是真正的“风王”
广东科技报讯(记者 刘肖勇 通讯员 杨群娜)“山竹”是历史上登陆广东的台风中造成陆面大风影响范围最广、大风影响持续时间最长、阵风风速最大的台风,是真正“风王”,据广东省气候中心统计数据表明。
“山竹”也是1949年以来登陆珠三角的第二强台风(仅次于“天鸽”),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仅次于“天鸽”,但是大风影响范围、大风持续时间远远超过“天鸽”。
广东省气象局首席预报员林良勋介绍,“山竹”是今年以来登陆我省、乃至我国最强的台风,具有“台风块头大强度强、大风范围广持续长、特大暴雨点多面广”特点。
台风块头大强度强:“山竹”在西北太平洋逐渐加强,从11日08时至15日08时维持超强台风级别达96小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65米/秒(17级以上)。“山竹”主体云系直径超过1200公里,8级大风风圈直径约900公里,12级风圈覆盖粤港澳大湾区。林良勋给出一组数据,对比历史上几个造成广东严重灾害的强台风。对比“天鸽”云系直径860公里,黑格比是450公里,史上登陆广东最强台风“威马逊”是300公里。
大风范围广持续长:我省自东向西持续出现了平均风10级~13级、阵风15级~17级的大风,特别是香港、澳门、深圳、珠海普遍出现平均风13~14级,阵风16~17级,其中香港大老山录得最大阵风71.1米/秒,超过1999年9月16日在香港登陆的台风“约克”所录得的极值 62.6米/秒。珠三角沿海12级以上大风持续时间超过16小时。
特大暴雨点多面广:9月15日20时至17日17时,珠江三角洲和粤西、粤东市县出现了暴雨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录得超过250毫米(特大暴雨)的站点主要分布在深圳、茂名、江门、惠州、珠海、云浮等地。过程雨量大于250毫米(特大暴雨)的站有158个,过程最大降雨出现在阳江阳东大八镇481.5毫米。
除此之外还有凶猛的风暴潮 。海浪非常高,有观测点记录到有记录以来最高的16米高海浪,比5层楼还高 。
共发出了2.9亿条预警短信
针对这次的“山竹”来袭,广东省气象局方面高度重视,从本月9日发布预报信息开始,之后每3个小时发布一次信息的频率到台风登陆前夕的半个小时一次。9月14日,省三防办、省气象局、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省水文局等相关部门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2号台风“山竹”(超强台风级)动向及防御措施,通过全媒体的方式提前让台风最新消息家喻户晓。省政府应急办、省三防办、省气象局联合组织三大运营商向18地市共发布全网短信2.9亿条之多,同样创了历史新高。我省所有市县均发布了台风预警信号,为2000年建立预警信号制度以来的首次。根据统计,这次台风预报内容在官方微博微信发布 后,转载量是历来最高的。
如何防御台风最妥当
林良勋首席表示,从气象专家的角度来看,这次防御“山竹”是成功的。林良勋表示,得益于政府主导,提前部署,采取了强有力措施。比如,转移受危险地区300多万人,这在历史上最多。提前通知海上渔船回港避风,多地实施了停工(业)停市停课。部门高效联动,比如采取了交警上路,封路,很大程度上也减少因外出造成伤亡等。这些政府和部门的有力举措,真正体现了“生命至上”的理念。还有,广东公众主动积极防灾避险,主动获取气象信息,采取加固门窗等各类措施,把灾害防御做足了。整个广东,可以说是众志成城防御“山竹”,所以“山竹”防御是非常好的。
他认为,普通市民要做到有效防御台风首先第一点要主动获取预报信息。现在的 台风预报比以往要准确。比如14时报明天14时路径,偏差70公里,这是目前的水平,而在5年前还做不到,5年前只能做到100到120公里偏差,48小时五年前的偏差180-200公里,当前是120公里,这个自己跟自己比,随着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台风精细化预报有了很大进步。而这个台风24小时偏差是41.7公里,48小时偏差77.4公里,72小时是107公里,这在世界台风预报中位于前列。
“山竹”仅仅是擦过菲律宾,就造成了59人死亡,“飞燕”袭击日本,造成11伤亡,这说明秋台的威力名不虚传。对于台风,灾害损失总是难以避免,人要躲和防。其次就是遇到像“山竹 ”这种巨大的台风,尽量不要往台风影响的范围去。不要以为只有台风登陆点才有事。最安全的防御台风方法其实就是躲在家里,不要去海边、河边,高处和低洼的地方都不要去。也不要待在窗前,对玻璃要进行贴米字形胶纸的加固。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封住门。台风吹袭时,家里关紧门窗,让家里不要有对流。如果房子不牢固,要迅速躲避,转移是个很好的做法。
一周之内两个台风登陆广东,也是历史罕见。为了应对双台风,广东气象局早在9月10日起到21日,全省干部职工取消休假,24小时值守,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奋战在台风第一线。台风登陆后,提醒公众继续防御,危险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