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见习记者 蔡敏霞
新闻背景: 前两天是我国第34个教师节,尊师重教一直是我国的优良传统,但是近年来,我国教师节慢慢转变成了“送礼节”,在今年教师节来临之前,杭州萧山的一位爸爸在网上发帖询问要不要给老师送礼,网友纷纷回帖反驳送礼这一行为,网友“飘然”直言:别送,歪风都是被家长送出来的,要对自己的孩子有信心。而也有很多家长认为,让孩子用心做一个礼物送给老师更有意义。网友“朱林强”说:很多人的初衷就错了,节日送点祝福或者小礼物是出于对老师的感谢,是合情合理的,只有那些有歪心想要特殊对待的人才会对此有纠结。小编询问了身边的教师朋友,她们纷纷表示,学校规定是不能收学生礼物的,教师节收到学生一张小贺卡已经很开心了。 用心的礼物更令人感动 郑州工商学院2000多名新生在9月9日晚上用身体手机灯光摆出了“老师辛苦了”五个汉字,随着学生们有序地开启灯光,提前摆好的字体缓缓亮了起来,在教师节前夕向全国教师送上了祝福,该祝福被拍成了视频上传至微博,网友们纷纷表示学生用心了,很有创意。教师节送礼,家长认为心意才是最重要的,为了不铺张浪费,有的家长号召全班用剩余的班费给老师准备了小礼物,还有的家长和孩子一起动手,亲自做礼物送给老师。 家长张新蕊认为,教师节给老师送礼,心意是最重要的,礼物不一定要十分贵重。“我们小时候给老师送卡片买鲜花,都是表达对老师辛勤付出的心意,老师也都开心。”张新蕊说。张新蕊的孩子今年上5年级,每年教师节,张新蕊都和孩子共同制作一张贺卡和购买一支康乃馨送给老师。 已经在教学一线工作了20年的华老师,现在回忆起自己刚入行时的教师节依然记忆犹新。“刚当老师那会儿,心理上是满足和幸福的,教师节是真正意义上的节日。”华老师透露,那会儿她都是收到学生送的贺卡、杯子、相框,“或者一句口头上的祝福就很温暖”。 学生的进步,家长的信任也是礼物 很多老师说,送礼与不送其实没有多少区别,不管家长是否送礼,老师都会把孩子管好,因为这是基本职责。而且,能让家长配合好老师展开教育工作,多一点理解,才是老师最希望看到的。 “家长爱子心切的心情我能理解,但真的不愿意收礼。”,一位班主任说,表面上家长主动示好与老师更亲近了,而实际上却让彼此的关系更加微妙,甚至更加紧张,“如果老师收了礼物,影响的是在家长和学生心中的师道尊严,彼此之间从此失去了信任。” “老师对孩子上不上心,取决于孩子是否尊师重道,跟家长送不送礼没关系。”家长小芬(化名)表示,“其实家长给老师最好的礼物,就是平时积极配合老师教学,跟老师共同努力培养出好的学生。” 今年开学,深圳市宝安区新安中学(集团)第一实验学校校长袁卫星给全校学生家长写了一封信。在信中,袁卫星提到:请家长不要在教师节给老师送礼,应给予老师理解和尊重。 延伸阅读 美国——电子邮件送祝福 美国的教师节是一个非官方节日,在5月第一个整周(5月第一个有完整7天的一周)的周二,整个一周都被称为“谢师周”。因为美国的法定节日非常多,像教师节这样的非官方节日更是数不胜数,但大多数美国家长都能记住这个特殊的节日。在美国,大多数家长选择通过发电子邮件给老师庆祝节日。美国电子邮件的用途很广泛,虽然是虚拟礼物,老师收到后也都非常高兴。“谢师周”是老师们最幸福的时候,很多早已毕业的学生都会给老师发来电子邮件祝贺。 俄罗斯——鲜花是首选 俄罗斯每年10月的第一个周日为教师节。在俄罗斯,节日送鲜花是有面子而且非常流行的,既显得格调高雅,又不落俗套。所以在教师节的时候,很多学生会选择给老师送鲜花。按俄罗斯人的习俗,正常赠送鲜花的朵数只能是单数,而且一般不能送一朵鲜花,通常是送3朵、5朵或7朵。另外,按俄罗斯的习俗,白色象征着纯洁、清白,大多数情况下还是送白花。 德国——教师收巧克力回信致谢 每年6月12日是德国教师节。这一天德国各地都会开展尊师活动,学生也会给老师送礼物,德国生产巧克力,大多数人喜欢巧克力,所以教师节很多学生选择送老师一块巧克力,老师非常欢迎。收到礼物后,老师还得写信感谢。 编者的话 一支粉笔,两袖微尘,三尺讲台,四季耕耘。教师这一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在今天仍旧不失它的光芒,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有学者提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时至今日,我们还是希望师生的关系还是单纯的“教”与“学”的关系,还是希望学生和家长能够从心底尊重教师,还是希望校园仍是一片相对纯洁没有被“铜臭”沾染的净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