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制造与3D打印应用前景广泛
中国3D打印“教父”、我国第一位3D打印院士、中国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领域著名专家卢秉恒院士作了“先进制造与3D打印应用前景”主题演讲,重点介绍了3D打印应用、“互联网+3D打印”、3D打印全球的发展、3D打印线路图和产业发展,并结合广东3D打印目前的现状,提出快速推进3D打印应用及产业发展方向的意见。我国3D打印著名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张海鸥教授,全球最大的3D打印应用公司比利时Materialise公司分别作了“加快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和“全球3D打印大规模应用与展望”演讲。
现场举行了卢秉恒院士团队、张海鸥教授团队分别在广东省增材制造研究与应用协会设立广东科技联络站签约授牌仪式。全球领先的3D打印生产与应用服务商黑格科技与Materialise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现场还开设了沙龙热闹话题,与会专家与行业人员围绕着“3D打印门槛真的很高?”“谁真正掌握了3D打印应用的话语权?”“3D打印最大的颠覆是什么?”“传统制造如何实现与3D打印技术相结合?”“3D打印走进千家万户是梦?”等问题展开了交流。
中国3D打印拥有全球最大的潜在市场
论坛透露,根据全球最权威的3D打印行业研究机构Wohlers Associates估算,3D打印2018年全球总销售额将达到127亿美元,2020年预计达到212亿美元,全球3D打印市场潜力超出预期。不断释放的全球市场需求为3D打印技术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制造业第一次浪潮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大企业正迈向3D打印新的模式转型,先进制造与3D打印应用前景广泛。
中国3D打印虽然起步较晚,但拥有全球最大的潜在市场。目前,3D打印技术应用在国内的最大规模是年产值一亿元人民左右,而在国外的相关企业,一年的产值接近10亿美元。未来几年,我国的3D打印应用将会迎来爆发期,市场规模将高于全球水平。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2个部门印发的《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行动(2017-2010年)通知》中指出,到2020年,我国增材制造产业年销售收入将超过200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速在30%以上。
广东3D打印产业处于转型升级阶段
广东已成为全国制造大省和全球重要的智造基地,数据统计显示,2015年广东省3D打印产业实现产值近30亿元,占全国市场规模的三成到四成。不过,广东3D打印产业仍然处于转型升级阶段,产业链尚未形成,产业化应用规模不足,存在创新能力不强、原材料不成熟、关键技术落后等短板。据数据统计,在国内3D打印应用仅占产业规模的1%,而国外达到15%。卢秉恒院士建议,广东省要按照“及早布局,应用为王”及3D打印与VR、机器人、大数据等新兴科技跨界融合的发展趋势,健康、快速发展,同时,加快3D打印数据标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