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生活美学创新展在穗顺利开展 非遗新造物 续匠心精神
来源:广东科技报作者:记者 莫文艺 实习记者 陈秋怡2018-08-23
新中式生活美学创新展在穗顺利开展
非遗新造物 续匠心精神
蝶舞日升 作者:金憓(著名设计师、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简介:用香云纱自身特有的华丽色彩与肌理,搭配多姿多彩的蝴蝶图案刺绣,使传统暗沉的香云纱完成“蝶变”。
节气印象·春 作者:陈泳存(广州美术学院) 指导老师:裴悦舟、刘颍希 简介:以节气文化印象为灵感来源,借助照明产品与光效为设计载体,呈现积雪消融、万物初始、雷鸣虫动、含苞待放、借柳咏春、百花齐放等春季节气景象,让现代人得以在日常生活中近距离接触传统文化元素。
十里桃花(新中式婚纱) 作者:Moon(严月俄,Here Vows手工嫁衣品牌创始人兼首席设计师) 简介:以桃花为主题,设计灵感来源《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一树桃花一树诗,千树花语为谁痴”,作品采用传统粤绣与现代珠绣工艺,同时融入现代时尚的白纱裙设计,通过传统嫁衣的廓形设计和时尚飘逸的纱裙结合,展现新中式特有的东方韵味。点缀其中的粉色桃花元素,让单一纯白的世界有了更多缤纷的色彩,营造出梦幻唯美气息仙气十足。
莞·草帽几 作者:张欣琦(广州美术学院) 简介:以一根连续不断的草帽缠绕编织成“帽”,成为茶几的置物空间,并借此展现莞草材料之美。
双圆(花器) 作者:易春友、谭雪娇(自然家创始人) 简介:竹丝工艺的魅力就在于可以不停发掘。两个不规则的圆组成一个优雅的花器,极其挑战匠人的审美及对造型的把握。制作时,每一条竹丝的长度都需调整,这个过程也是人与手、手与心智慧的体现。
文/图 本报记者 莫文艺  实习记者 陈秋怡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必由之路。新时代的非遗,也被赋予新的价值。非遗,是过去的馈赠,也是未来的基石,让我们对祖先的记忆有迹可寻,去创造更多具有民族风、中国派、时代感的传统优秀工艺品。

      近日,在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广东省文化厅的支持和指导下,由广东省振兴传统工艺工作站主办,289艺术岭南活力非遗艺术馆、广东省工艺美术研究生承办的新中式生活美学创新展顺利拉开帷幕。本次展览甄选出来自非遗传人、院校师生、文创企业中数十件(套)新中式生活美学创新作品,展示传统非遗与现代设计创新完美融合的风姿,展至8月27日。

      参展作品制作精良、内涵丰富、手段创新,一器一物的背后,都传达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新姿态。艺术源于生活,而非遗让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