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塑造了许多家喻户晓的形象,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比今日风靡西方世界十数年的《哈利波特》早问世了500年。《西游记》主要描写的是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其中大部分的故事想象极为新奇,出神入化,且语言浅近,能引起读者浓厚的兴趣。它以及其艺术化的手法反映了极其深刻的社会现实。这是中国古典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之作,同时也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烂多彩的神魔世界。
“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事故”,作为四大古典名著中唯一的神话小说,《西游记》里各种神仙妖魔形象,其实在每个读者心中都是不同的。不过,近些年随着电影电视的飞速发展,电视剧《西游记》,电影《大话西游》中那些人物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在我们前辈艺术家的心中,《西游记》里的艺术形象,又是什么样的呢?
近期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展出了《西游记》插画展,以图书文献里古今中外《西游记》相关资料组成,主要分为三部分:《西游记》的诞生、《西游记》那些事和后现代《西游记》。展览共有77块展板,前4块是关于吴承恩和玄奘的介绍,后4块是深入人心的动画片和电影资料的《西游记》形象。其余69块展板上,是按照西游记的章回,印制的《西游记》的各种插图。其中最著名的插图源自清代文德堂印制的古本《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