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在“努力保障入学机会均等”一条中,提到:“要逐步压缩特长生招生规模,直至2020年前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
中小学2020年前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
近年来,中小学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深化,稳妥实施。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改革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和历史性突破,重点大城市基本实现了免试就近入学、规范有序入学、阳光监督入学,有效缓解了“择校热”;中考改革探索了许多符合发展素质教育要求、操作性强的做法,基本构建了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中考制度。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解决招生入学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确保2018年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热”工作取得决定性成效,普通高中招生入学秩序更加规范,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
通知中在第二项“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要求”中,第(五)条“努力保障入学机会均等”中提到:各地要积极推动形成更加公平完善的就近入学规则。小学入学一般采取登记入学,初中入学一般采取登记或对口直升方式入学,实行多校划片的地区小学、初中可采取随机派位方式入学,保障入学机会公平。实行小升初对口直升的,要按照强弱结合原则合理配对初中和小学学校。实行学区制管理的地方,要合理划分学区范围,将热点小学、初中分散至每个学区,确保各学区之间优质教育资源大致均衡。要结合实际,采取集团化办学、委托管理、强校带弱校等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对于有空余学位的公办热点学校和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的民办学校,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可以引导学校采取电脑随机派位方式招生。对于新入学的义务教育学生,要按照随机派位方式均衡编班。要逐步压缩特长生招生规模,直至2020年前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
据记者了解,广州市有多所中学多年来是有招收特长生的,2017年广州初中特长生招收计划约6000余人,广州省市属学校初中招收特长生共578人,老三区特长生人数近2500人,其余每区特长生招生500余人。招收的特长生主要为体育类项目(田径、游泳、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网球、健美操、武术、足球、无线电测向、棋类、定向越野、跆拳道、轮滑)和艺术类项目(声乐、管弦乐、民乐、舞蹈、语言艺术、书法、拉丁舞、国画)。
那么,取消特长生招生,校方有何意见呢?记者特意采访了重视学生特长培养的广东实验中学。校长全汉炎表示,新政对学校招生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每所学校体育、艺术小类别的特长生招生人数是很少的,我们的体育、艺术社团发展得那么好,更多的是依靠学生入学后的提升。”全汉炎告诉记者,学校重视体育、艺术类项目的普及教育和校内提升,而不是招考个别特长生来带动发展。以合唱团为例,在入学前受过专业训练的团员并不多,更多的是靠团队多年来的积淀以及“传帮带”来让合唱团不断壮大和发展。未来,学校的合唱团、交响乐团、民乐团等几个艺术团队以及体育社团还会继续发展。“现在的孩子都是全方位发展,成绩好的学生大部分都有才艺傍身。”
广铁一中副校长黄连生指出,招生政策要有一定的连续性,能减少家长不必要的麻烦。“学校每年特长生招生指标和项目都是先提出计划然后报上级部门批准的,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来执行的。今年文件还没有下达,不能明确是否继续招生。但是从教育部的文件来看,取消是逐步进行的,至2020年才是正式取消。他也建议,目前该校特长生的招生项目和人数已经相对稳定,如果需要取消或减少招生计划应该及早告知。”
佛山市卓越高中创建学校自主招生试点
教育部文件公布的第二天,即2月23日,佛山市教育局正式公布了《佛山市卓越高中创建学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指导性方案》,明确佛山一中、石门中学和顺德一中三所卓越高中创建学校招生工作要实行审核备案制。
按照《指导方案》,卓越高中创建学校开展自主招生试点工作,可设定自主招生范围及对象,但仅限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且每所试点学校安排不超过45个学位作为自主招生计划,原提前批学校招收体育、艺术特长生模式不属此试点范围。考生只能选报一所试点学校根据《指导方案》,试点学校自行确定报名方式,报名时间安排在 2018年4月中旬。学校根据其方案设定的报名条件,确定考生名单。考生名单确定后,三所创建学校可校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和要求,可选取自荐材料、面谈、笔试或其它方式(简称为考查)作为招生录取依据,突出对学生学科特长、创新潜质情况的考查。
而广东省教育厅于2017年12月20日发布的广东中考改革方案中提到,“各市可给予普通高中一定数量的自主招生名额,其中公办学校自主招生比例控制在学校年度招生计划的10%以内,选拔具有学科特长或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因此,广州市第六中学的科技负责人宋建陵表示,教育部取消了特长生招生,并不会影响学校的科技教育。学校仍然会大力为国家、社会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