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森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龙晓斌: 一鼓作气勇为先 为中国智造发力
来源:广东科技报2017-12-26


    “我们从思想上要有自信,不像以前我们老是被发达国家压制。既然是我们能够做出来的东西,实际上是经过了全球检索的,是领先的才能够做到这个发明。”坚持研发了十几年的奥美森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奥美森”)董事长兼总工程师龙晓斌,对创新有着自己的执念。

    龙晓斌除了是一个有能力的研发人,还是一位称职的领导者,但一路走来,龙晓斌对自己的定位仍然是“科技人员”。从工作至今,他先后获得有效授权专利179件,其中发明专利104件,国际PCT4件,专利成果90%以上已转化为产品,实现了产业化,在空调器智能装备等技术领域有较大影响力。

理想为念  鞭策前行

    “这种机器(弯管机),你们中国人10年也造不出来。”上世纪90年代,在警察岗位上表现突出的龙晓斌为了追求理想,毅然来到中山,从车间基层电工做起。回忆起当时因工作外出考察,被一位日本工程师嘲讽的情景,龙晓斌依然记忆尤新,正是这样一句话燃起龙晓斌的斗志。回国后,他们团队用心专研,在不到8个月的时间,自主研发的弯管机设备雏形完成。通过不断地调试、改进,第一台样机实现同类主流进口设备的基本功能,并成功获得美的集团的订单。“这件事鼓舞了我,让我领悟到中国与外国在装备制造技术上的差距并不是无法逾越的,只有依靠自主研发才能壮大民族工业。”龙晓斌说。

     在智能制造行业积累了丰富经验的龙晓斌选择了自主创业。2003年,中山市奥美森工业有限公司(现更名为“奥美森”)成立。“奥美森”的名字源自“One More Step”,这是龙晓斌的座右铭,也是他经营的理念——每天更进一步。从事机械设计工作20多年来,龙晓斌积极寻找光机电一体化领域制造设备所存在的普遍共性缺陷,不断研究出解决突破性的技术难点及瓶颈问题的方案,注重创新性先进技术的研发,并致力于配管类、两器类、环保类智能装备,激光切割、焊接、熔敷设备,工业机器人等产品的研究。

    据了解,龙晓斌研发的一种强制式胀管机的专利成果成功应用于空调制造、冰箱制造等多个产业,推动了行业及产业发展,累计获得经济效益1.5亿元人民币,社会效益10.6亿元人民币。“这种节能节材高效的高端装备,经测算,按最保守年销量50台计算,仅在节电和节材方面每年可为用户企业节约电量475万kwh,节省铜材5500吨,累计节能量约9308吨标煤,节约经费2.8亿元,有效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龙晓斌的同事向我们介绍。

     成功不总是一蹴而就,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龙晓斌坚定信心,攻克了无数次的难关。他讲道,“其实每一个困难都是刻骨铭心的,研制的过程会遇到一些问题,要做大量的实验。但是我们一一把它克服了,战胜了它,并成功申请发明专利,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在致力于研发创新的同时,龙晓斌承担了20多项科技创新项目,成功主持的《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广东省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应用示范工程专项项目》《广东省省部院产学研结合重大科技项目》《广东省重大产业链配套技术改造项目》等。也因此,他先后荣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广东省专利优秀奖、中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荣誉,并先后被评为中国改革创新风云人物、中山市科技创新领军人物、中山市十大创新人物等。

高效研发  攻克难关

    在奥美森,项目组通过联合设计系统进行规范化分工,负责不同阶段、不同部件的研发工作,将个人的智慧集合成集体智慧,一个产品的雏形出来后,由公司内部的‘专家委员会’对设计进行评审。科学的管理体系,使得奥美森的研发工作高效进行。

    在上一次金融危机中,奥美森的订单量、营业额落入低谷,但奥美森没有放松研发工作,危机成了研发的高产期,研发的高产最终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奥美森目前的龙头产品空调热交换器胀管设备,在新增的空调热交换器胀管设备中,市场占有率达到六七成。“你到国内美的、格力、海尔等大型空调厂家车间看,都是我们的机器,这个产品就是我们在上一波金融危机中研发出来的 产品。”龙晓斌说。

    龙晓斌发现,一些中小微生产企业创新研发难以为继,有的甚至连研发人员都养不起。他从中得到了启发,经过多年规划构思,于2016年成立了中科智能制造研究院并成功认定为新型研发机构。“中科智造研究院针对中山的特色产业,帮助企业进行转型升级,为中山及周边城市的机械制造类小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科技孵化、科技合作与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相关服务,带动小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提高区域产业地位和竞争力。”龙晓斌表示,近三年奥美森共投研发经费3000多万元,占销售收入6.3%。

     时至今日,奥美森先后承担了国家、省市科研项目20多项,获得10多项省市科技进步奖和专利奖,历年来共计获得资质荣誉60多项。截止2017年9月,奥美森拥有有效授权专利235件,其中发明专利130件,国际PCT 4件,为高新技术可持续发展、产业技术优化升级提供坚实基础。

从一名人民警察到最基层的技术人员再到一名拥有“高级工程师”职称的企业家。龙晓斌成功地完成了不同角色的转换,但不变的是对品质的追求,对事业的坚守,朴素的工匠情怀,为中国智能制造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江秀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