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迁徙:每一次翅膀的扇动都是为了远方
来源:广东科技报2017-12-11
鸟的迁徙:每一次翅膀的扇动都是为了远方
广州113中学高中二年级  鄢新妍

      11月的中山大学校园,是迁徙鸟类喜欢停留的一个地方。这个阴天的下午,我在中大与一只灰背鸫偶遇。我发现它时,它正在灌木丛翻找食物。它时而警觉地侧头观望,发一小会呆,时而心无旁骛的觅食。妈妈说:这只灰背鸫有点呆呢,可能是长途飞行刚抵达这里越冬吧!

      你相信吗?灰背鸫这样一只小小鸟儿,其繁殖地远在东北、朝鲜和俄罗斯,但它们历经种种艰难险阻,年复一年,不远万里来到广州越冬。

      大部分的人都知道“大雁排成一字型或人字形迁徙”。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对鸟的迁徙并不陌生。

      全球一共有八条候鸟迁徙路线,其中有三条经过我国。因此我国的候鸟资源相当丰富。鸟的迁徙距离有近的,也有远的,最长的可要数北极燕鸥,达到1.8万公里。

      每年的迁徙对于候鸟们是艰辛的。那么,鸟类为什么要迁徙呢?引起鸟类迁徙的原因很复杂。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猜想,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季节性食物缺乏”。说得通俗易懂一点也就是“饿”。它们之所以迁徙是因为由于温度降低,食物短缺,而向食物充足的地方迁徙。

      迁徙很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通过影响食物从而影响鸟类。广州南沙湿地冬季比较常见的赤颈鸭,是从东北繁殖地辗转飞行两个月,迁徙将近4000千米,才到达南方这个食物充足的温暖的港湾。而在这个时候,它的繁殖地黑龙江冰封千里,鸭类水鸟的主要食物如藻类和水生植物,早已坦然无存。唯有迁徙到温暖的南方才能解决温饱问题。

      在每年的迁徙季节,无数的候鸟回应大自然对它们的召唤,踏上漫长的旅程。但是,候鸟的生存是一场生命的博弈。旅途中的天气状况和天敌,以及人类的捕杀等,每一个环节都对它们的迁徙发生影响。只有其中的幸运者们可以在下一次重返它们的出发地。纪录片《鸟的迁徙》有一段旁白:鸟类的迁徙,是关于承诺的故事,归来的承诺,历经重重危机后的数千里旅行,只为一个目的,生存……

      《鸟的迁徙》的导演雅克·贝汉说:“飞翔对鸟来说不是人们想象的什么乐趣,而是为了生存而拼搏。它们要穿越云层、迎着暴风雨,许多困难不是我们能够想象。”从一只小小的灰背鸫身上,你可以看到候鸟们对生存的坚毅与执着。在鸟的迁徙的漫漫长征上,它们已经走过了八千万年波澜壮阔的旅程,我们更应该要保护好这群美丽的空中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