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暨冬令营在深圳举行 化学“全运会”340名学霸一较高下
来源:广东科技报作者:记者 刘肖勇2017-12-04

第31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暨冬令营在深圳举行
化学“全运会”340名学霸一较高下
开营式现场。
理论考试现场。
本报记者 刘肖勇 通讯员 韩战锋 朱文兴

      11月24日,由中国化学会、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深圳化学化工学会、南方科技大学承办的“第31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暨冬令营”开营式在深圳市坪山区举行,深圳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张治平,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本届冬令营副营长吴传跃,中国化学会竞赛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段连运,坪山区科技创新服务署署长夏雷,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系主任张绪穆等嘉宾出席,深圳化学化工学会理事长、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刘剑洪主持开营式。

      本届活动自11月23日至29日在深圳市举行,为期一周,是自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暨冬令营开办以来,首次由非省级学会承办、在非省会城市举办的一次化学盛会。参加本届冬令营活动的共有来自包括澳门特别行政区在内的30个省、市、自治区的340名学生以及327名领队、观察员、学会代表和列席代表参加,总参与人数达到近几年之最。在一周内,同学们先后参加开营式、理论考试、实验考试、参观考察和闭幕典礼等活动。11月25日进行理论考试,11月26日进行实验考试。在本届冬令营上获得一等奖的营员,最终将选择4名优秀者代表我国中学生参加第50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去为祖国赢取荣誉。

      张治平在致辞时表示,此次化学奥林匹克竞赛能够在深圳举办,是中国科协、中国化学会对深圳的厚爱,是深圳探索高水平学科建设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的一项重要实践,有利于吸引更多国内外顶尖化学人才关注深圳,推动和加强深圳在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与化学有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储备,对推动深圳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和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吴传跃表示,本届赛事由南方科技大学与深圳化学化工学会承办,是对南方科技大学教育发展成果的一次检阅,有利于向社会进一步宣传南方科技大学,营造关心学生教育的良好教学氛围,对促进教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寄语参赛学生取得良好成绩。

      段连运在开营讲话中简要回顾了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历史,他说早期的竞赛为以后我国化学竞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现在命题、初赛、考务、会务等环节基本上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机制和规则。段连运寄语全体营员,希望大家全力以赴地学好化学,享受化学,早日成为明天的化学家。

      据悉,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暨冬令营是全国高中生最高水平的化学赛事,它与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接轨,是中国高中学生的化学“全运会”。中国化学会自1984年以来,连续组织了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活动,这些活动对普及化学知识,激励中学生接触化学发展的前沿,了解化学对科学技术、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以及社会发展的意义,学习化学家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以培养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创造精神,探索早期发现和培养优秀学生的思路、途径和方法,促进化学教学新思想与新方法的交流,推动大学与中学的化学教学改革,提高我国化学教学水平,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活动亮点

     在“第31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暨冬令营”媒体通报会上,深圳化学化工学会理事长、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刘剑洪介绍了本届赛事的一些亮点。

      一是申办时间长,准备充分。第31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暨冬令营是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深圳化学化工学会、南方科技大学经过与中国化学会两年多的沟通协调,成功将这一全国高中生最高水平的化学赛事引入深圳的。2015年10月,深圳化学化工学会与南方科技大学联合向中国化学会表达申办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暨冬令营意向,获得中国化学会首肯。2016年4月,南方科技大学与深圳化学化工学会正式向中国化学会提出申办“第31届2017年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暨冬令营”报告。在2016在5月“中国化学会全国化学竞赛工作会议”上,南方科技大学和深圳化学化工学会组成深圳代表团向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化学会或化学化工学会代表做了申办报告,提出深圳承办方案。经过中国化学会实地考察和评估承办方案,2016年7月中国化学会复函同意深圳化学化工学会与南方科技大学共同承办“第31届2017年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暨冬令营”,同时中国化学会致函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邀请市科协联合主办本届赛事活动。2016年11月南方科技大学和深圳化学化工学会应邀观摩在湖南长沙举办的“第30届2016年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暨冬令营”,并代表深圳接过“第31届2017年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暨冬令营”承办旗帜,标志着化学奥赛正式进入深圳时间。

      二是日程安排丰富而紧凑,具有深圳创新特色。第31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暨冬令营自11月23日起至29日结束,为期一周,营员先后进行开营式、理论考试、实验考试、参观考察和闭幕典礼等。

      本届冬令营除了历届的固定环节外,为了尽可能凸显深圳的创新特色,让营员感受到深圳的城市魅力,使冬令营成为有趣的课外科技活动,大赛组委会经过仔细考察筛选,最终确定安排组织营员到比亚迪集团参观考察。比亚迪作为深圳本土成长起来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头羊,在新能源技术研发、全产业链拓展方面具有领先优势,能让年轻人详细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新能源汽车研发以及电池研发技术等有关情况,让青年人零距离接触化学发展的前沿,思考化学如何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体验到现实而智慧的化学之美。

      三是参与人数为近几年之最。一是由营员、领队、观察员、学会代表及列席代表组成的各省代表队人数达到近几年之最:往届冬令营各省队参与人数维持在550至620人之间;本届冬令营共有来自包括澳门特别行政区在内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40名学生以及327名领队、观察员、学会代表和列席代表参加,共667人。二是本届组委会工作组分工明确,参与人数众多:设置综合协调组、赛事考务组、赛事会务组、赛事财务组、宣传秘书组、志愿服务组等组别,值得一提的是由南方科技大学化学专业教授、化学相关专业硕士及以上学位的在校人员组成的实验监考人员达到100多名,每间考场4名监考,每层1名主监考,2名物资供应员。此外,招募了相关专业背景的学生志愿者110余人,分别负责接站及引导、竞赛组织、新闻宣传、实验助理、后勤保障等事项,有效保障赛事各项活动的精彩、安全、有序开展。

      四是政府重视,多措并举保障冬令营的顺利举办。本届冬令营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科协主席蒋宇扬任第31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暨冬令营名誉营长,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财政委、坪山区政府等单位对冬令营给予了大力支持。冬令营期间,安排食品卫生监督部门每日定时检测营地食品卫生情况,扎实做好营员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此外,现场的医疗保障、交通保障等工作情况也做了充分准备,

      五是与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接轨。在本届冬令营上获一等奖的营员,将于明年3月进入选拔赛阶段,约有50名中学生进入选拔赛,由专业竞赛老师进行为期3周的培训,选拔期间对队员进行理论和实验考试及综合考察。选拔赛后,将有4名中学生入选国家队,进入2018年7月至8月的最终集训阶段,再经过为期2周的培训后,将代表我国中学生参加第50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为祖国赢取荣誉。

本版图片由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