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一中利用移动学习辅助教学初见成效
来源:广东科技报作者:记者 麦博2017-12-04
增城一中利用移动学习辅助教学初见成效
本报记者 麦博 通讯员 黎钊辉

      近三年多以来,增城一中在区域内率先开展了移动学习教育,并在英语写作课程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不但促进了学习行为的转变,还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为学校开展多元化教学画下了浓浓的一笔。

为什么要开展移动学习?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每个学生的“碎片时间”越来越多。在课间、在操场上、在餐厅、在宿舍、在路上都会出现大量的“碎片时间”,智能手机、PDA、MP5、学习机等手持式移动通讯设备乘虚而入,虽然众多学校禁止学生带手机、PDA等设备,但我们仍然看到很多学生私下使用移动设备聊天、玩游戏、听音乐和阅读电子小说等行为。在“学习无处不在”这种背景下,堵不如疏,通过创设移动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利用碎片时间开展学习。例如用MP3练几段听力,用PDA看几段课程,用手机进行学习讨论,从而慢慢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因此,开发移动学习课程资源,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突破教学的需要。

移动学习资源怎么呈现?

      增城一中开发的高中英语写作小帮手课程,其资源结构包括主题、话题以及知识点三个层次。主题分为三个,分别是高分宝典、作文集锦以及视频资源。而主题包括话题,如高分宝典包括衔接词、高级词汇、提分词组、黄金句式以及英语名言五个话题,作文集锦有作文模板以及作文范文两个话题,视频资源话题包括写作步骤一个话题。每个话题包括不同的知识点,话题到知识点的划分则是以话题中包含不同广度的内容作为依据。

移动学习取得的主要效果

     增城一中借鉴资源微型化、碎片化的思想,对高中英语写作课程资源进行了有效的整合与补充,能够辅助高中生完成英语写作类的移动学习,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自己喜欢的内容,教师也可以及时地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满足高中生在英语写作课程深入学习的各种需求,以及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写作能力,从而提高写作自信心。此外,移动学习与课堂学习、网络学习、野外考察等学习方式进行组合,在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等不同视角环境下,学习者通过合作、协作学习、发现学习和自我调节学习实现更大的能力提升。

移动学习产生的社会效应

      近三年来,增城一中举办了多期移动学习研讨会和交流活动,强化了师生的理论水平以及对移动学习开展教学的认识,学校先后到增城区荔城三中、增城区中新镇福和五联小学等学校开展了移动学习讲座,受益师生达到1000多人,引起了区域学校的关注。该校教师在各级报刊杂志上发表了多篇移动学习研究论文,在业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对于中小学校开展移动学习教学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