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灯红酒绿”,为什么酒是绿色的?
来源:广东科技报2017-10-09
人们常说“灯红酒绿”,为什么酒是绿色的?
      灯红酒绿是大家熟知的一个成语,灯光与酒色,红绿相映,令人目眩神迷,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热闹的景象。“灯红”可以理解,但酒为什么会是绿的呢?

       翻开古人的作品,到处都是“酒绿”或“绿酒”的诗词,其实古代的酒做法与现在也基本一致。现在市面上卖的酒无非白酒、黄酒、红酒,绿酒还真是不多见,常见的貌似也只有竹筒酒。那么古人到底为什么说酒是绿的呢?

      最脍炙人口的就是白居易的那首五言绝句《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晋代陶渊明《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

      杜甫《独酌成诗》:“灯花何太喜,酒绿正相亲。”北宋晏殊的《清平乐》:“劝君绿酒金杯,莫嫌丝管声催。”明代王稚登《新春感事》:“红颜薄命空流水,绿酒多情似故人。”清末王迥 《酒趣》:"白玉瓶装绿液浆,好酒应留与人尝。几藏杨林终自饮,犹对空瓶嗅酒香。”这里我们看到的“酒绿”或者是“绿酒”,完全是诗人词人酒人对美酒的衷心赞美,绝无贬低之意。

      古代为什么说酒是绿色的?古代的酒酿,尤其家酿,没有榨煮过程,较为粗糙,酒熟后即可过滤饮用。过滤不净,碎米、碎渣浮在酒面,甚至有的酒糟也没有滤出,这样的酒古人也称之为“浊酒”,所以,古代的人既说喝酒,也说吃酒,就是喝酒时连同酒糟一起吃下去。

      浊酒杂质大,碎米、渣滓浮在酒面上,时间长了就变成了淡绿色的如蚁如蛆的糟沫。就是这层糟沫,让美酒有了“绿酒”“酒绿”“绿蚁”等等称谓。正是这层浮沫,让古代的文人爱屋及乌,在赞美美酒的同时,也爱上了这层称作“绿蚁”或“浮蚁”的浮沫,并将“绿蚁”或“浮蚁”演变成对美酒的昵称。

      制作酒除了原料,还有一种很重要的东西,就是酒曲。酒曲也会影响酒的颜色。麦子等谷物做出来的,偏黄色,那么酒曲是黄色的,能够酿出黄酒。那么,如果在酒曲中加入绿色的成分,也很有可能酿出绿酒。

      在古代,“酒绿”就是一个实指,不但没有贬义色彩,相反,还是对美酒的赞美。但自清代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三回中创出“灯红酒绿”一词后,(玉生)侧着头想了一会道:“灯红酒绿好吗?”,“酒绿”从此也跟着蒙上了一层贬义的色彩,人们很少把它与美酒再联系到一起了,它与“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纸醉金迷”一样,成了生活奢侈、作风糜烂的代名词。

(维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