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2017级新生开学典礼举行 100余位优秀新生获得奖学金
来源:广东科技报作者:记者刘雷2017-09-13

华南理工大学2017级新生开学典礼举行

100余位优秀新生获得奖学金

 

     

典礼现场

      本报讯(记者刘雷 通讯员卢庆雷)912日,华南理工大学2017级新生开学典礼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校长王迎军在典礼上做了题为《立身大学,瞭望世界》的致辞。

     仪式上,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章熙春为2017级优秀本科新生代表颁奖。其中,自动化专业新生别远山等71位新生各获得了1万元优秀新生奖学金,戴晨皓、夏雨各获得2万元优秀自主招生新生奖学金。此外,还有31位新生各获颁3000元高校专项“筑梦计划”新生奖学金。


华南理工大学校长王迎军院士在开学典礼上致辞。

      王迎军院士在致辞中引用20世纪著名思想大师怀海特的名言:“在中学里,他伏案学习;在大学里,他应该站起来,四面瞭望。” 她指出,大学对我们一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但让我们打好知识的基础,更让我们扩大视野,提升高度,树立人生的远大理想。就如何从“伏案学习,到站起来瞭望”,王迎军院士给孩子们具体提了三条建议:一要掌握学习的方法;二要扩展学习的范围;三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更好的学习做人。

      她希望同学们能传承华工精神,秉持华工校训,严以修身,砥砺品行,精准把握时代大势和自身发展阶段,以更大的担当和胸怀,扎根中国,放眼世界,有意识地培养引领未来中国发展的能力,淬炼参与全球事务的胆识,把个人的小我融入国家和世界的大我,努力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未来时代的引领者。

 

数字看华工:居全球第235

      据了解,在软科815日发布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华南理工大学位列全球第235位,在国内高校中并列排名第11位;学校工科排名位居全球第22位;有3个学科领域跻身ESI全球排名前千分之一,位居国际顶尖行列,入选数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6位。

     据了解,今年共有6163名本科生和5903名研究生入读华南理工大学。其中既有461位“00”后,也有来自不同地区的6对双胞胎,还有祖孙三代都是华南理工人的“最有缘分”新生。此外,今年华南理工大学还迎来了来自105个国家的留学生,其中最远的是来自巴西的布一诺·菲力奥。

 

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2017级新生开学典礼现场


教师代表张军教授发言

教师代表张军教授:见到新生是作为教师最开心的时刻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张军教授作为教师代表在典礼上发言。他表示,见到朝气蓬勃的来自世界各地优秀的新生,是作为教师最开心的时刻。

张军寄语新生要做到敬业乐群、理论和实践并重,同时国际认可是对世界一流高校学生的基本要求。他认为国际化不仅仅是生源国际化,更重要的是全球就业,所以新生要注重培养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

 

新生代表刘林炙发言

新生代表刘林炙:愿“始终如一,保留赤子之心”

      来自成都的刘林炙代表本科新生进行演讲。当下人们急于寻求成功的敲门砖,却往往在慌乱中丢失了初心,刘林炙希望华南理工大学踏实的作风能“润物细无声”,让学子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始终如一,保留赤子之心。

      刘林炙就读于软件学院,华南理工大学简洁高效的数字化迎新系统在来校之前就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希望自己尽快掌握编程知识,设计出各种软件让生活更便捷。

 

老生代表、2014级博士生王海燕发言

美女师姐王海燕:不要让屏幕阻隔了远眺的视线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4级博士研究生王海燕,代表全体在读学生向2017级师弟师妹们表示热烈的欢迎。王海燕2010年考入华南理工大学,成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类创新班的一员,2014年获得直接攻读博士研究生资格。

      王海燕是个不折不扣的美女学霸,曾获“广东省优秀共青团员”和“华南理工大学十大学生共产党员、共青团员标兵”称号,以及全国挑战杯科技竞赛二等奖、广东省材料创新大赛一等奖、全国新材料设计大赛特等奖。目前她已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8篇,申请发明专利6项,获得授权3项。

     发言中,她寄语师弟师妹们不要让学习和科研压力成为退缩的借口,不要让宿舍、实验室成为“宅男”、“宅女”的栖身地,不要让电脑和手机屏幕阻隔了远眺的视线。


研究生新生集体宣誓遵守学术规范

      典礼上,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新生举行了庄严的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宣誓仪式,研究生们举起右手郑重宣誓:“胸怀远大理想,肩负时代使命;崇尚科学精神,努力探索新知;恪守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勇于学术创新,献身民族复兴!”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马於光给研究生新生做了讲座。马於光长期从事有机高分子光电材料研究,在科学研究上取得一系列原创性成果。


参加典礼的新生 


参加典礼的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