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民间工艺精品 展传统文化魅力
来源:广东科技报作者:记者 冯海波2017-08-21
赏民间工艺精品 展传统文化魅力
▲墨鱼骨灯
▲作品《和合吉祥》
▲牙雕《百子图》
▲玉雕作品《大爱无疆》
▲广绣《水晶荷花》
▲藤牵硕果任君尝
▲玉雕作品《高瞻远足》
文/图  本报记者  冯海波  通讯员  民协

      陶瓷、刺绣、蜡染、木雕、牙雕、玉雕、剪纸、广彩……众多传统特色工艺,均在近日举行的2017年中国(广东)民间工艺博览会暨第十届广东省民间工艺精品展上登场亮相。今年民间工艺博览会也首次与南国书香节同期同馆举办,这也是省内两大文化品牌展会的首度合作,让广大市民在同一时空可以感受和领略文化艺术带来的审美享受。

      自2012年举办首届民间工艺博览会以来,中国(广东)民间工艺博览会已成功举办了6届。6年来,博览会共吸引了全国24个省市近千名民间工艺大师和传承人,以及全国各大专院校从事民间工艺美术的师生,100多个种类民间工艺精品参展,接待参观人数近30万人,影响力已经辐射到港澳台以及周边国家,已经成为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活动,是我国民间工艺产业化发展的一项重要文化盛会,也成为我省一项重要的文化惠民活动。

      本届博览会汇集全国19个省份和广东省内16个地市的200多名民间艺术家和民间工艺传承人参展,展品涵盖了陶瓷、刺绣、蜡染、木雕、牙雕、玉雕、剪纸、广彩、瓶内画、木刻画、手工扎作、红木家具等50个门类的手工艺精品。来自福建的木雕大师王洪斌、内蒙古的羊皮画传承人计颖、青海的唐卡大师桑杰本、陕西民间剪纸老师华月秀,四川手绘油纸伞老师陈大道以及省内的民间工艺大师陈少芳、张民辉、高兆华、吴志伟、郑良枢等均亮相本届博览会。展会期间还进行了“醉美手艺展演”,50多位传统工艺师每天轮番现场展演,既有雕刻类(广式木雕家具、骨雕、玉雕、榄雕、木雕、石雕、潮州木雕),又有刺绣类(广绣、潮绣、瑶绣、钉金绣、汴绣),还有陶瓷类(广彩、灰塑、陶艺、陶瓷瓷花、陶塑和漫塑、拉坯、人物动物、器皿、陶瓷雕刻、手捏花卉)等特色工艺。观众不但体验到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民间工艺美术,还能与民间艺人一起亲手参与创作,从中领略中华民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今年,博览会上也继续举行“第十三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初评活动。“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是经中宣部批准,由中国文联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主办的唯一的国家级民间文艺奖项,是民间文艺出人才、出作品的一个重要平台和手段。来自湖北、湖南、河南、河北、四川、安徽、甘肃、江苏、福建、内蒙古、西藏、广西、浙江、陕西、广东15个省(市、自治区)的近200件民间工艺精品将角逐“山花奖”,其中陕西、内蒙古等省份是首次南下到广东参加山花奖。

      广东是民间工艺大省,不仅有众多民间工艺人才,还有雄厚的民间工艺创作经验的积累,所以在“山花奖”的获奖作品当中,广东的获奖作品数量颇多。统计数据显示,从1999年第一届开始至今,广东共获得38个“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包括工艺类、民俗表演类、民间文学著作类),其中工艺类的“山花奖”有1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