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马下——邓超华人物画艺术展亮相高剑父纪念馆
本报讯(记者刘雷)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广州市越秀区文学艺术联合会联袂高剑父纪念馆,策划了“马上马下——邓超华人物画展”,旨在弘扬当代艺术家应该保持和发扬的家国精神。画展于7月22日在高剑父纪念馆开幕,展期至8月5日。本次展览共展出邓超华人物画二十余幅/组,其中多为巨幅画作。
开幕式由美术评论家、高剑父纪念馆馆长李琰主持,他说,解读邓华的人物画回避不了一个核心问题,那就是情怀,一种传统家国之心浸淫的情怀。这种情怀是传统文人志士最为推崇的理想人格,是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确立后,被历史沉淀汇聚而成的民族文化特质,一种自家而国、一脉相承、浑然一体的情感触摸与人生追求,正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屈原的“举世皆浊我独清”、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黄宗羲的“出仕为天下”,到颜真卿舍命平叛、辛弃疾马踏敌营、文天祥牺牲报国,乃至岭南画坛宗师高剑父的“上马杀贼、提笔赋诗”等等,无一不是这种人格的彰显。而在当代,这种传统家国情怀的人格精神,被思想的多元化以及经济高度发展所带来的社会浮躁问题的影响下,显著弱化,岭南军旅画家邓华的艺术实践,便具有了独特的现实意义。
市民在观赏巨幅作品《百年沧桑》
李琰认为,我们完全可以用新现实主义概括邓超华的人物画艺术。古典主义时代的传统人物画表现出两种倾向,一是单一的人物画描摹素写,以写真写实;二是人物作为山水画中的“点景”之笔,以情动趣,作为一种冲淡、闲适、古雅的艺术“滋味”和审美情趣。而邓超华的人物画创作,人物成为为审美元素的主体,山水等背景物象完全成为主题人物的“造势”、“造意”和“造境”;从而表现出一种深阔壮美、风骨传神的人物及其发生事件的现代审美理想。
邓超华,广东新会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美术创作院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美术创作院副院长,广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客座教授。作品入选第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届全国美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