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三桅帆船耆英号穿越飓风抵达英国伦敦的秘诀有什么秘诀?预防女性宫颈癌的法宝HPV有什么特点及其适用人群是哪些?喝水有什么科学?如何健康喝水?高手过招,招招“智”胜。4月28日,2017年广州地区“讲科学、秀科普”大赛暨2017年全国科普讲解大赛选拔赛在广东科学中心圆满落下帷幕。总决赛既是科学知识的交锋又是唇枪舌剑的表演,选手们炫目新颖的题材与生动的舞台表现交织,深入浅出用轻松幽默的话语解读玄妙深奥的科学知识。
选题范围广,妙语解玄机
长颈鹿的心脏比一个篮球还大,重11千克,具有强烈的收缩力,毫不含糊地是地球上的“高血压”动物,但只有这样高的血压才能将血液输送到距地面高达四五米的头部,否则,长颈鹿会因头部供氧不足而“坏事”;细细地蜘蛛丝带着蜘蛛侠飞来飞去,很是吸引眼球,原来蜘蛛丝的承受力竟然是钢丝的五倍以上;为什么手指湿了、洗完澡了不能识别指纹……这些“冷门”知识是不是大大刷新了你的三观?在本次大赛现场,参赛选手讲解演讲形式丰富,既有专业演讲,又有脱口秀演讲,主题跨越科技、能源、文化、环保、医疗、生物、地理、食品等领域。VR技术、波浪能、疍家文化等科普知识在演讲台上异彩纷呈,手足口病的防治、外语学习之难、红外线的运用等都经由选手的精彩演讲一一解答。
本次决赛分为半决赛和总决赛两个阶段,其中4月26日为半决赛,4月28日为总决赛。半决赛分为自主命题讲解、随机命题讲解两个环节。自主命题由选手根据“科技强国 创新圆梦”主题自行确定一个科普内容命题进行讲解。随机命题主要考核选手的随机应变能力和对相关问题的个人见解,命题包括射电望远镜、人工智能、生物识别等前沿科技命题,以及针灸、李时珍、勾股定理等传统科学命题。总决赛较半决赛难度系数更高,除了自主命题讲解外,还增加了评委问答和科技常识问答两个环节,特别是评委问答环节,非常考验选手的科学知识存量和即时应答能力。
经过半决赛和总决赛激烈的角逐,最后,天河代表队的管志雨、来自市气象局代表队的曾琳、海珠代表队的郝晨远,团市委代表队的罗志成和姚惠杭、天河代表队的刘兴华,番禺代表队的纪碧丽、白云代表队的张洁馨、市教育局代表队的杨思远、越秀代表队的吴文超、白云代表队的李颜敏等10位选手荣获广州“十佳科普使者”称号,管志雨、郝晨远、刘兴华、纪碧丽、张洁馨、吴文超共6位选手获推荐代表广州参加全国科普讲解大赛。最佳形象奖由自黄埔开发区代表队的黄涌摘得;最佳口才奖由团市委代表队的罗志成和姚惠杭摘得;最具网络人气奖由白云代表队的黄淑柔摘得。
选手来自各行业,巧舌释门道
“讲科学、秀科普”大赛由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和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主办,广州科普联盟和广东科学中心承办。大赛旨在深入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广州市科普事业发展,在全社会形成传播科学知识的风气,同时为2017年度全国科普讲解大赛选拔参赛选手。
据主办方介绍,广州科普讲解大赛自2012年起已成功举办5届。该赛事不仅是广州科技活动周的重大示范活动之一,也是广州最具特色、最具影响力的科普品牌活动。本届大赛更名为“讲科学、秀科普”大赛,增加了脱口秀讲解形式,允许两人以上组合形式参赛,大大丰富了科普讲解的形式。今年自大赛通知下发以来,广州全市有10个区和3个市有关单位(市教育局、市卫计委、市气象局)举办了预赛,吸引了300多人报名参赛,规模空前。参赛选手里,不仅有身经百战的科普讲解员,也有来自学校的学生、老师,医院的医生、护士,科研院所研究人员,还有科技企业员工等等。二维码是怎么形成的?人是如何发出声音的?梦游到底是怎么回事?学外语为什么那么难?VR、AR、PM2.5、基因检测、可燃冰、超级材料……选手们对各种科学新词如数家珍;讲故事、制造悬念、角色扮演、实验演示、情景再现……观众不用去到科技馆或者现场参观,听着选手的解说就能得到身临其境的感觉。
据悉,科普讲解是科学普及工作的重要环节,它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大众传播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此次大赛既是一次科普理念普及与讲解的盛会,将科学知识与文化内涵、现实生活有机结合,用深刻的思想、真挚的情感、生动的语言充分展现了广州科普工作者、科普爱好者的讲解风采。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副主任詹德村在总结讲话中表示,举办“讲科学、秀科普”大赛的初心,就是为科普选好大使,让科普大使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科学、展示科学。本届大赛成功举办,不仅为广州的科普发展积累了经验,也选出了优秀的科普讲解选手走向全国。本届大赛选手水平之高,参赛规模之空前,与各个区动员组织工作做得好密不可分。
精彩点评
今年的大赛选手水平较往年有了明显的提升,但还需要注意的是:一是要注重科学性,数据一定要准确,对于不知道的知识不说比说错好;二是科普的范围不只是自然科学,还包括历史、政治、哲学等人文科学;三是要利用好大众传媒和演讲的技巧,善于聆听评委问题背后的隐藏信息,抓住听众和评委的心理;四是选手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大赛专家评委、广东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王甲东
科普人员不应该只是朗诵者更要是思想的内化者,从传播效果的角度来说,科学是理性的,但表达可以更感性,通过故事化、悬疑式、情景化的手法能够提高整体表现力。
——大赛专家评委、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少儿频道总监施红涛
现场选手表现各有千秋,不少方面的表现值得肯定,但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专业领域的专有名词了解不透彻;二是科学讲解中的沟通成分不足;三是语言表达、服装搭配等方面有所欠缺等。
——大赛专家评委组组长、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高级工程师曹静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莫文艺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