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业务能力,4月16日至18日,由广州市教育局指导、增城区教育局主办、增城区第一中学(以下简称“增城一中”)承办的2025年增城区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学专项师资培训班顺利举办,32名科学教师参与其中。
开班仪式:聚焦科学教育前沿理论与政策方向
4月16日上午,培训班开班仪式暨新时代科学教育理论与政策专题活动在增城一中创新楼报告厅举行,广州市教育局科学教育工作负责人邱国俊同志、增城区教育局基础教育科负责人郭志艺科长、科学教育专干娄文静老师、增城一中党总支书记邓辉明同志以及32名学员共同参与活动,会议由娄文静主持。
邓辉明在致辞中向各位领导和学员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介绍了该校办学理念、科学教育亮点及主要做法,并对学员们提出了主动学习、勇于探索、明确目标、追求卓越的期望,希望学员们能够珍惜这次学习机会,不断提升自我。
邱国俊作了新时代科学教育专题报告,系统解读了科学教育的定义,科技教育与STEM教育的区别与联系,强调科学教育的核心是提升科学素养,阐明了科学教育的新时代要求,并就广州市相关政策与行动方案进行了解读,介绍了广州市中小学科学教育的现状与行动,强化了顶层设计与工作机制。最后,他强调了学员作为科学教育中坚力量的责任,期待他们为学生提供更优质、更生动的科学教育。
专题讲座:指引科学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16日下午,广东华侨中学正高级教师庄小云作了“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路径”讲座。庄小云从个人成长经历阐述了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及科技教育的使命与目标,分析了影响科技教师发展的因素,鼓励青年教师要设定目标并自我驱动,勉励大家要做到教学与科研能力均衡发展,要有长远的目光,要做到持续学习并与同行多交流。
广东实验中学正高级教师胡正勇作了“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实践与思考”讲座,深入剖析了需要重视科学教育的原因,并以广东实验中学为例介绍科学教育框架,包括核心价值、实施路径、师资建设、课程体系、课程资源建设、学校活动与项目、真实问题学习等方面。学员们受益匪浅,对科学教育的设计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明确的方向。
科技特色活动专题:拓宽科学教育视野
4月17日,学员们先后走进广州市文博3D科普小镇和华南农业大学。上午学员们来到白云区文博3D科普小镇进行参观学习,不仅观摩了3D打印作品,还亲自体验了3D打印的整个过程,进一步加深了对3D打印的理解和认识。下午,学员们来到华南农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李震院长为学员们做了题为“农业人工智能发展与应用”的报告。李震从智慧农业技术要点、智慧核心技术体系、应用场景与案例等方面剖析了智慧农业与科技教育的联系,鼓励教师将智慧农业知识应用于学科教学与科技竞赛,推动科学教育改革。听完报告,学员们带着问题走进人工智能实验室,与该院师生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学习了自动驾驶、虚拟人像、自动采摘等智慧农业技术。
科技实操能力提升专题:强化动手与创新能力
4月18日,增城一中的黎钊辉老师通过“新时代科学教师实践能力提升策略”专题,剖析了实践能力提升的多元途径,分享了科技创新以及跨学科融合等方法策略。紧接着,培训班安排了五大动手实践专题,分别是欧祖常老师主讲的Arduino开源硬件项目、王妙娜老师主讲的机器人编程项目、张勇老师主讲的古典园林建模创意设计项目、姚水花老师主讲的3D打印项目、何冠球老师主讲的四驱车拼装项目。每个项目都鼓励学员突破传统,尝试新的设计和解决方案。通过五大专题实践,学员们的创新思维得到了极大激发,实践操作能力显著增强,从硬件组装到编程调试,他们将编程、机械、电子、设计等多领域知识融合应用,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学员们在项目中相互配合、共同解决问题,进一步提升了跨学科综合运用能力,不仅丰富了学员们的知识储备,更为他们未来在科学教育领域的教学和创新打下了坚实基础。从学员们提交的考核表、心得笔记、满意度调查表中不难发现,他们不仅明晰了科学教育的使命,还深刻认识到科学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他们纷纷表示,会把在培训班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日常教学中,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为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贡献力量。
本次培训班是增城区教育局在广州市教育局的指导下为推动区域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而精心策划的重要活动。通过为期三天的集中培训,学员们在理论学习、实践操作和专业交流等方面收获颇丰,为增城区科学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接下来,增城区教育局将进一步强化科学教育的顶层设计,完善工作机制,优化师资培养体系,为科学教师提供更多专业发展的机会,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区域科学教育事业迈向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