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技报讯 (记者 张文鑫)日前,一场别开生面的“AI赋能阳光教育新赛道大思政课”21日在广州中山纪念堂精彩上演。来自小北路小学的全体师生们以课堂的形式,对一周的微研学活动进行总结式汇报。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各级学校纷纷开展形式多样的微研学活动,其中不乏融入人工智能元素。
其中,一年级的“我与小蚂蚁”微研学以AI技术点亮自然探索。校方邀请来自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广东省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的杨平老师为同学们开展一场别开生面的专题讲座,以《走进奇妙的动物(昆虫)科普世界》为题,带同学们走进小蚂蚁的世界。
除此之外,学生们通过显微镜观察蚂蚁的通讯与协作,将生物学知识转化为仿生机器人编程逻辑,动手设计模拟蚂蚁行为的代码。同学们还以蚂蚁为主题创作画作,借助AI工具将静态作品转化为动态动漫,赋予画笔“生命力”;在故事创编环节,学生们发挥想象力撰写蚂蚁冒险故事,AI技术同步将文字与绘画融合成动画短片。从科学观察到艺术表达,同学们在科技与创意的交织中感受协作的力量。
内容丰富的活动精彩绝伦。AI的助力,大大地拓展了学生们在研学探索中的可能性。除了一年级以外的趣味课堂,在二年级“我与小巧手”微研学中,40多名学生身着自主设计的未来感服装登台:有的服装嵌入光纤模拟星空轨迹,有的采用3D打印部件展现太空机甲元素,每一件都凝聚着科技美学;在三年级“我与小米粒”微研学展示,AI农耕机器人同步搬运稻穗登台,虚实结合的场景,同学们深刻体会“科技赋能农业,汗水凝结稻香”的真谛;四年级“我与小飞机”微研学开启梦想传承之旅。AI设计公司为每个孩子生成“未来职业形象”,化身飞机师、宇航员、特种兵的学生们带着AI形象同台走秀。通过AI换脸技术,明代航天先驱万户的虚拟形象与小学生隔空探讨“飞天梦”,一问一答间传递千年载人航天精神;五年级“我与小红棉”研学深度融合科技与岭南文化。AI助手“小红棉”带领学生测量百年木棉树高、解析木棉花药用价值,利用AI技术,同学们还设计个性化的明信片;六年级“我与小钱罐”微研学将财商教育融入神话剧情。哪吒AI形象以“压岁钱风波”引出理财概念后,太乙真人版AI理财助手带来的4321理财计划,生动直观地向同学们介绍强制储蓄、教育基金、自主消费、灵动账户等理财知识。
据悉,近年来,该校提出“人工智能+”育人模式,以阳光教育理念为引领,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评价方式、家校社协同育人等多个维度,进行系统性的深度融合与变革。通过构建开放、多元、个性化的育人环境,让人工智能成为助力学生成长的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