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土壤环境质量管理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广东科技报讯(记者 刘肖勇 通讯员 刘如春 贾宁) 近日,由广东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牵头,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参与起草编制的《东莞市土壤环境背景值》团体标准正式发布实施。
基于东莞市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研究成果,广东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分析统计近33万个高精度地球化学数据,在充分分析东莞地区土壤环境受高强度经济社会活动影响前提下,对东莞市土壤环境背景值的术语及定义、指标要求、使用方法及监测要求等进行了详细规定。经过多轮征求意见、专家评审、公示等一系列程序,团体标准正式发布,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据悉,面对高度城镇化下的土壤保护挑战,东莞市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城镇化进程飞速。在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的双重推动下,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建设用地的扩张、工业活动的频繁,使得土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受到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下,准确掌握土壤环境背景值,对于科学评估土壤质量、制定有效的土 壤保护和修复策略至关重要。
资料显示,《东莞市土壤环境背景值》团体标准的一大亮点,是确定以成土母质(岩)作为土壤环境背景值的统计单元。通过对东莞市不同元素土壤环境背景含量空间分布特征的深入研究,成土母质(岩)对土壤环境背景值的影响最为关键。基于地质建造将东莞市成土母质(岩)细致划分12种类型。这种分类方式充分考虑了土壤形成的地质基础,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不同区域土壤的自然本底特征。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提供更稳定、可靠的参照基准,大大提高了土壤环境背景值统计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该团标的完成与发布意义重大。一是首次提出土壤有益指标环境背景值。该标准在内容上的另一重大突破,是在省内首次提出了土壤有益指标环境背景值,涵盖钾、硒、锗、钼等多种元素。传统的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往往过度关注重金属等可能对环境造成危害的指标,而此次对有益指标的纳入,无疑是对土壤生态系统全面认识的重要进步。通过对这些有益指标环境背景值的研究,实现了从单纯的环境防控向生态功能维护和提升的转变,为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是填补了东莞市土壤环境背景值标准空白。在当前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土壤环境保护的背景下,各地对于土壤环境标准的需求极为迫切。然而,不同地区的土壤环境背景存在显著差异,现有的国家或省级土壤环境标准难以完全满足地方的实际需求。此次发布的团体标准,针对东莞市独特的高度城镇化背景以及地质条件和土壤环境特点,制定了详细且实用的土壤环境背景值标准,为广东高度城镇化丘陵地区在制定类似标准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范例。该标准在制定过程中,经过了国内多位地质学、地球化学、环境科学等领域专家组成的专家组严格审定。专家们对标准的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评估,其发布实施将有力推动东莞地方土壤环境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本文图片由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