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医疗健康领域迎来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时代之际,备受瞩目的“国际医疗健康人工智能大会暨2024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学术会议”日前在广州市南沙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主办、广东省人民医院承办、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协办、亚洲心血管麻醉学会(ASCA)、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发明协会、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联合举办,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知名学者、行业领袖及相关政府部门领导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医疗健康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与发展前景。
高规格阵容,共话未来发展
开幕式上,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法人、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敖虎山教授率先致欢迎词,表达了对各位嘉宾的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同时他指出,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挑战,医疗健康人工智能不仅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更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必由之路。希望通过本次大会,能够激发创新思维,促进产学研用高度融合,推动医疗健康人工智能的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
现场多位嘉宾代表发表了重要讲话,他们分别从各自的工作领域出发,详细阐述了医疗健康与人工智能结合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发展前景。
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曾雪玲在致辞中指出,广东省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战略性产业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希望在座的各位专家在大会期间不吝赐教,传经授宝,为本地区医工融合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广东省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杨荣源讲到,广东省人民医院致力于建设成为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高水平研究型医院,提升医疗实力需要科研创新。当前,要实现这些目标,必须把现代科学技术与医学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因此,我们应当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赋能科学研究,从而促进医学事业的发展。
国家数据局数据资源司副司长张慧星提出数据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技术,正在逐步扩展新的发展空间。医疗健康数据具有巨大的价值,可应用于疾病治疗,药物研发,医疗保险,产品开发等诸多领域等。医疗数据开发利用投入大、安全保护和使用监管成本高,为此国家数据局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拟破解数据供给不足、流通不畅、应用创新不强、权益分配不清以及安全风险突出等问题,以实现数据资源能够被更充分地利用,服务于产业升级。
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王建军在致辞中讲到,医疗健康融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能够优化医疗生态、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增强医患互动。他指出,希望各界朋友利用好这次平台交流互鉴,抢抓大健康产业发展重要机遇,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学术报告,展现前沿成果
在主旨报告环节中,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围绕“医学研究中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这一主题,向听众展开了详细深入的讲解。
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王江平详细地阐释了人工智能发展情况以及具身智能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前景。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教授Louise Sun则借助自身的科研经验,就如何利用大数据和生物工程技术进行心血管疾病研究作出了详细阐释。
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俞大鹏基于自身研究领域,介绍了当前量子计算的产业应用以及发展方向。
加拿大健康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创院院长兼校长讲座教授郑仲煊(Davy Cheng)向听众介绍了人工智能在心胸麻醉手术中应用的利好与风险。
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医学院教授Yunseok Jeon则介绍了在心脏手术中使用机器学习预测术后并发症的最新研究成果。
除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外,开幕式还设置了人工智能产业工委会人工智能医疗设备工作组成立仪式、“规范化麻醉门诊培训基地”和“日间手术麻醉规范管理示范单位”的授牌仪式、围手术期数据采集与治理技术规范发布会、围手术期人工智能研发和应用现状报告发布会,对过去的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与总结。
同时,中青年优秀论文演讲比赛颁奖仪式、全国基层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大赛颁奖仪式在开幕式举行,大会表彰在相关学科领域内表现卓越的学者和技术人员,充分体现了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对于促进基层医疗技术发展、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坚定承诺。这些活动的成功举办将进一步激发广大医疗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为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广东科技报记者 刘肖勇
本文图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