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八年排名第一
来源:广东科技报2024-11-04

广东一体推进教育强省、科技创新强省、人才强省建设,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释放强大动能

 

广东科技报讯(记者 刘肖勇)11月2日,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创新创业管理研究中心在北京发布《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广东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八年排名第一。

 

在《报告》中,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40个三级指标和138个四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包括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知识创造用来衡量一个地区创造新知识的能力;知识获取用来衡量一个地区利用外部知识及产学研合作的能力;企业创新用来衡量一个地区企业应用新知识、开发新技术、利用新工艺及制造新产品的能力;创新环境用来衡量一个地区为技术的产生、流动和应用提供相应环境的能力;创新绩效用来衡量创新对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效益的能力。

 

关于综合指标排名情况。2024年广东区域创新能力得分58.64,连续八年居全国首位。江苏(55.33)、北京(52.68)分列第二和第三名。进入前10名的地区还有浙江(46.91)、上海(45.08)、山东(41.99)、安徽(33.95)、湖北(33.87)、湖南(32.80)和陕西(28.79)。

 

关于一级指标情况。5个一级指标3项第一(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创新绩效),1项第二(知识创造),1项第四(知识获取)。得益于创新基础设施综合指标、劳动者素质综合指标、创业水平综合指标表现出色,“创新环境”排名由第二上升至第一。


2024年各地区创新能力一级指标排名情况.png 

▲2024年领先地区创新能力一级指标排名情况

 

《报告》指出,广东一体推进教育强省、科技创新强省、人才强省建设,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释放强大动能。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牵引,加快构建“基础研究 + 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链,研发人员数量、发明专利有效量、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有效注册商标量、PCT 国际专利申请量均居全国首位。打造科技体制改革示范地,启动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创新构建使命导向的科技计划评价体系,职务科技成果管理改革试点深入推进。打造重要的原始创新策源地,将1/3以上的省级科技创新发展战略专项资金投向基础研究,鹏城、广州国家实验室全面顺利运行,获批组建15家全国重点实验室。打造科技成果转化最佳地,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1+9+N”体系布局建设,在生物、纳米领域获批建设 2 家国家产业创新中心。

 

整体来看,广东创新能力突出且具有明显的领先优势,尤其在企业创新和创新绩效方面有突出表现。广东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引导高校、科研机构及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向企业开放共享仪器设备。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牵头组建国家级、省级研发平台。鼓励民营企业独立或联合承担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科研项目,参与国家重大科学技术项目攻关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等。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广东形成推动民营企业改革创新的良好生态,民营经济发展的内生活力持续释放。未来,广东需要进一步加强粤港澳地区在教育和科技领域的合作,建设更多高水平高校,聚集更多一流创新要素和培养更多一流人才,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