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雕俊才“玩皮”自创品牌
来源:广东科技报作者:记者 莫文艺2017-03-21
皮雕俊才“玩皮”自创品牌
麦竣然在皮雕刻出羽毛。  马到成功  胜利女神  城市印象  一柱擎天  义薄云天

       文/图 本报记者  莫文艺  通讯员  黄绍汪    

       1995年出生的麦竣然现在是广东省创意皮具文化协会高级设计师,广东省创意皮具文化协会慈善爱心精英队队员,广州青年美术家协会离理事(油画艺委会委员),被聘为广州工商学院客席教授。他善于运用手工制作,将皮雕艺术植入各类皮具设计,致力打造本土皮具作品,推动皮具创意文化发展。

      麦竣然从小受到诗人祖父和画家父亲的熏陶,从小爱画画。出生成长于花都新华,狮岭国际皮具城近在咫尺。耳濡目染下,麦竣然对皮具皮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中学毕业后报读了中国环境与艺术学院,专供皮革制品与造型设计专业。在北京学习期间,他流连往返于全国顶级艺术殿堂—国家博物馆,美术馆里,认真观摩学习,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他手工制作了一个带皮雕图案的皮包漫游于北京的街头,吸引了众人的眼球,也坚定了他走创意皮雕设计的道路。毕业作品获得了优秀设计奖和奖学金,师从日本皮雕设计大师小屋敷清一、大塚孝幸,他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上了皮雕设计道路。

      麦竣然对皮雕的发展了然于心、侃侃而谈。从历史到变革,从古代到现代,从商品到艺术品,麦竣然知晓了皮雕的很多知识。这个发源于古埃及、流行在意大利、兴盛于美国西部的艺术品,在2000年前后传入中国,依靠民间的力量慢慢发展,得到了一些对艺术品情有独钟的有识之士的重视,更为很多热爱皮具的收藏。

      从北京回到花都后,麦竣然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麦竣然皮雕设计工作室,胸怀大志的麦竣然一开始就站在高起点,谈到皮雕的风格变化,麦竣然说,“在美国,皮雕是很时尚的艺术品,并且已经成为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其主要传承方式还是以家族成员之间授徒为主,而且流行的图案以谢利丹(sheridan)图案为主。”麦竣然说,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军将皮雕带到日本,日本人再结合本土特点进行二次创造,融入机车文化,形成了够酷,够炫的特点。他以谢利丹命名的皮雕为范本(因为掌握了谢里丹风格就等于掌握了全部皮雕的基本功),他花了几年时间探索和思考,运用谢里丹风格设计了“梦回巴洛克”(discovering the buregue)系列,获得“真皮标志杯—中国箱包设计赛”业务组优秀奖,后来又学会了时尚的银饰搭配,创作了皮艺包,再次将谢里丹风格推向了新高地。

      “做皮雕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这样的作品才有生命力。现在皮雕有新的发展,新的亮点,就不能简单地模仿人家。要另僻思路。”麦竣然没有在成绩面前徘徊,他大胆创新,将具有中国特色的唐草纹(多取忍冬、兰花、牡丹等花草,经处理作“s”型皮状曲线列成二方连续图案)、云气纹(产生于古人对自然的崇拜,显示汉代艺术气息)与欧美的风格柔和在一起,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精神。皮雕生产是纯手工制作的,需要印花工具在皮革上印出需要刻在上面的图案,然后用刻刀等工具在皮上雕刻、敲击、挑拉等手法才能创作出皮雕作品。麦竣然就是这样一位沉得住气、受得了寂寞的年轻人,为了将脑海中的创意具体化、将手上的作品精益求精,他经常在自己的工作室一呆就是一天,就是这样的专业和务实一件件手工精美、风格独特的皮雕作品诞生于他的工作室。 

      功夫不负有心人,麦竣然曾获“2013真皮标志杯”中国箱包设计大赛优秀奖;2014年创立以设计师本人命名的皮具品牌;获中国皮革协会主办的“真皮标志杯”中国国际箱包设计大赛银奖;获“创意花都”工业设计大赛特等奖;2015年作品获永久版权登记;获2015年“广州青年美术大展”优秀奖,2015年被派送到意大利米兰“ARS皮具专业学校”留学;被评为“2015年度广东省优秀设计师”;广东省皮具创意协会先后出版他用画家的视觉,独特的摄影语言、诗意的美文著下的《设计师品牌·麦峻然》、《意大利留学侧记》、《匠心度物》等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