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技报讯(记者 陀艳)从观赏鱼产业当前的发展状况到市场应用前景,从观赏鱼产业中的科技创新再到产业的品质提升,观赏鱼产业的发展未来可期。
7月12日,东莞市观赏鱼产业高质量发展交流会在东莞市同沙生态公园成功举办。本次交流会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广东水产学会指导,由东莞市农业农村局主办,市疫控中心承办。交流会吸引了150多位来自国内科研机构、企业、行业的代表,共同为东莞观赏鱼产业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
交流会促成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与市动物预控中心成功签约,达成意向合作共建“(东莞)产学研合作基地”;东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授予东莞市常平涛哥锦鲤养殖场、广东俊一锦鲤养殖有限公司、东莞市唯美水族有限公司、松湖水产品养殖有限公司、广东绿卡实业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获“东莞市渔业试验示范合作基地”称号;东莞市麻涌龙淇锦鲤养殖场和东莞市常平涛哥锦鲤养殖场获“广东水产学会科普教育活动基地”授牌。
交流会现场,行业大咖们聚焦东莞观赏鱼产业当前的发展状况、市场应用前景,探讨通过科技创新、政策扶持、品质提升和产业链协同等方向共促产业进步,丰富经验、独到见解、深刻思考为参会者带来了不同的启示和灵感。
其中,广东省休闲渔业与垂钓协会专家智库召集人叶焕强在交流中表示,观赏鱼是给公民提供文化、旅游、休闲的产品,与文旅市场息息相关,并强调了观赏鱼产业的发展思路也应随着市场进行适当调整。
东莞市锦鲤协会创会会长郑群佐认为,观赏鱼产业前景是美好光明的。只要保持开拓思路,突破传统的认知和思维,挖掘弘扬观赏鱼文化,把观赏文化人性化、个性化、多样化深入到普罗大众,便能满足大家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需求。
锦鲤行业专家张涛围绕种质资源、其他附加值等方面进行了个人的分享,他认为应以发展观赏鱼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同时,锦鲤文化是具有人文气息的,需要更多人脚踏实地,老老实实地去把这个产业做好。
此外,珠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牟希东和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正高级工程师钟小庆分别就“广东休闲渔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和“如何以新质生产力引领观赏鱼产业发展”作专题分享。
据悉,观赏鱼产业已成为现代渔业和休闲渔业的重要分支,具有投资小、收益大、生产周期短、收入回报高等特点,在促进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此次交流会不仅开拓了从业者的视野,也为行业主管部门和技术推广部门更好地服务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