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癌”不可怕 积极面对最重要
来源:广东科技报作者:麦博 通讯员 刘文琴2024-06-21

6月14-15日,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共同主办的“第八届功能泌尿学术年会暨吴阶平医学基金会泌尿外科青年医师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在穗召开,启动了2024世界尿失禁周尿失禁防治“荧光行动”活动。


image.png


尿失禁是功能泌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被称为“社交癌”。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科的黄海教授指出,尿失禁的病因复杂,加强公众对尿失禁疾病的认知,提高尿失禁患者的就诊率,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门诊发现,真正接受规范治疗的患者不足一半,部分患者因漏尿尴尬羞于就医,盲目使用各种所谓的“偏方”,耽误了疾病早期诊治。据悉,由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牵头的世界尿失禁周尿失禁防治“荧光行动”已经启动,旨在通过科普和义诊活动,加强尿失禁疾病认知,提高规范化诊疗。


泌尿外科分为小儿和成人两块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科卢俊霖医生介绍,泌尿外科可以分为小儿和成人两块,因为小儿和成年人的疾病谱完全不同。包茎是小男孩儿最常见的问题,大多数可随年龄自然消失,若存在继发感染或成人包皮口狭窄需要及时就医。小儿一般是一些先天性的疾病偏多,如尿道下裂、先天性肾盂积水等疾病。小儿的结石也大多为遗传病,如胱氨酸结石,这个疾病生长迅速,复发率高,可导致肾功能衰竭,需要尽早就医。另外,儿童泌尿系肿瘤类型也与成人不同,肾母细胞癌是最常见的一种,恶性程度高。



“成年人的泌尿问题主要分为肿瘤、结石和下尿路疾病三类。”他告诉记者,泌尿系统最常见的三大肿瘤是肾癌、前列腺癌和膀胱癌,血尿是泌尿系统肿瘤尤其是肾癌和膀胱癌的早期症状,需要引起重视。泌尿系结石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之一,与肥胖、久坐、饮水少等因素密切相关,当结石从肾脏掉到输尿管时,会出现肾绞痛,表现为“突发突止”的肾区疼痛。下尿路疾病是包括膀胱和尿道的功能性疾病,以储尿和排尿障碍为主要的临床症状,这类疾病虽然不致命,但是非常影响生活质量,例如女性压力性尿失禁、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男性前列腺增生等。


尿失禁高发,主发于女性


黄海科普,妊娠及分娩是女性尿失禁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子宫增大、盆底肌衬托力降低、激素水平改变等因素,孕晚期女性发生漏尿的比例约为42.4%,出现尿频、夜尿增多的比例高达70%,而产后女性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比例高达56.0%,二胎甚至多次妊娠的宝妈尤甚。而前列腺增生是男性尿失禁的主要因素,发表在《临床外科杂志》的研究表明,2025年我国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患者数量将达到7500万人。


卢俊霖表示,压力性尿失禁是功能泌尿外科主要的疾病,主要发病于女性群体,主要因素是妊娠。女性在妊娠时,整个盆底肌会受损,无论是顺产还是剖腹产都会对盆底肌产生损伤,大概有30%女性在妊娠过程以及产后出现压力性尿失禁,表现为咳嗽或大笑时漏尿。此外,绝经期的女性因为盆底肌肉松弛,年纪越大,尿失禁的发病率也会越高。


对于男性来讲,主要的下尿路疾病是前列腺增生,它属于老年性的疾病,一般40岁左右开始发病,年纪越大,发病率越高。据统计,70岁的发病率大概是70%,80岁的发病率大概能达到90%以上。“也就是说,几乎所有男性都会有前列腺增生,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前列腺增生在早期会引起急迫性尿失禁,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尤其是在夜晚,尿频、起夜排尿次数显著增加,部分患者还会合并感染、膀胱结石等;随着疾病进展,尿路梗阻情况加重,排尿阻力增加,出现排尿时尿线细、尿程短甚至需要增加腹压才能排尿。”他表示,整个社会对这个病的关注度不够,尤其是在基层,很多患者也疏于治疗,会导致严重后果。


“社交癌”不可怕,不要羞于治疗


尿失禁为什么被称为“社交癌”呢?卢俊霖解释道,有些漏尿的患者在公共场合可能只是咳嗽一下或者是跑动一下都会出现漏尿,不得不带上尿不湿;随着疾病加重,身上就会有点味道,导致他们不愿意外出,不愿与人交流,然后逐渐地就会与其他人产生距离了,不再交友。而且尿失禁属于比较隐私的事情,大家都闭口不谈,哪怕是朋友之间也不愿意提及自己有这个疾病,就会和周围的圈子越走越远,某些患者还会出现心里非常焦虑的情况。所以说,这个病对生活影响和精神影响都很大,需要得到患者及家属的共同重视,并鼓励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


那“社交癌”该如何治疗呢?卢俊霖建议,首先要改善生活方式,例如降低体重,每天进行以提肛运动为主的盆底肌训练;此外,配合药物治疗、生物反馈治疗、电刺激治疗和磁刺激治疗均可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如症状严重难以控制,或存在盆腔脏器脱垂等情况,考虑手术治疗。


在预防方面,需要提高患者包括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正确对待疾病,减少患者焦虑情绪,可降低疾病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另外,避免或降低危险因素暴露,包括肥胖和吸烟,若存在长期便秘等情况需要及时治疗;对于已存在尿失禁的患者,需要避免高强度体力活动;盆底肌训练可有效预防和治疗尿失禁,尤其在妊娠和产后可显著降低尿失禁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