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怎样洗头的?稻草灰能洗头
来源:广东科技报2017-03-16
古人是怎样洗头的?稻草灰能洗头
资料图片

      现在市面上洗发、护法用品琳琅满目。无论长发短发都需要花不少时间打理。那在几乎人人都留有一头长发的古代,他们是怎样保持干净整洁呢?那个时候有洗发水吗?他们是怎样洗头的?

      古人洗头一直洗得挺像样的。公元前约6世纪的《诗经·小雅·采绿》中曾提及:予发曲局,薄言归沐。意思就是老娘头发都打卷了,我要去洗个头!古代官吏,尤讲仪表,要究沐浴是很自然的事情。不过,先秦时期,官吏沐浴不见记载,到了汉代,明文规定“沐浴假期”,也即“五日沐浴”,每隔五天放假一日,让官员们回家洗头洗澡。

       古人也很聪明,他们折腾出了不少类似洗发水的东西,一起看看古人洗头的妙方吧。

皂角

      文字记载,秦汉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用皂角洗头。皂角又称“皂荚”。古人把“皂荚”剥开,内表面是柔柔滑滑的一层物质可以刮下来,也可直接整体碾碎、泡水、滤汁,就制成了纯天然无副作用的洗头液,此法简单、易采集,效果良好。

木槿叶

      将新鲜干净的木槿叶剪碎,用纱布松松地包好,放入温水中用力揉搓,会产生细腻丰富飞泡沫,就像洗发水一样,直接用来洗头就可以了,洗后的头发变得乌黑、柔软。相比皂角的气味刺鼻,木槿叶却舒爽清香。

草木灰

      稻草、秸秆烧成灰,即可用于洗发。一方面其中含有碳酸钾——溶于水后呈碱性,可与油脂类反应;另一方面类似活性炭,也有吸附污物的功效。但草木灰似乎更多被作为辅材,配合皂荚、木槿叶等一起使用。

淘米水

      大家都知道,淘米水清洁器具效果不错,天然中性无刺激,又含维生素。在古代,祖先们用来洗头自然没问题,此法简单合理又普遍。

豆花水

      豆花水就是制作水豆腐后留下的水,如今有些地方称为“窖水”。洗头的时候,把豆花水煮热,直接洗发,它本身含有一定的碱性成分。此法不仅能去污,而且能起到止痒的作用。

柏叶

      柏叶就是侧柏树的叶子,叶扁而侧生。摘来柏叶进行熬煎,取其汁来涂抹洗头,可黑润发须,且不生头发者,将柏叶阴干研磨成末,以麻油和成糊状,涂抹于头上,即可生发。此法,以洗代医实在妙哉。

鸡子白

      鸡子白就是蛋清啦。“妇女头发垢脂,鸡子白涂之,少顷洗去。”蛋清有收敛作用,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涂抹后成膜能起保护作用,何况是对于干燥的头发呢,就算皮肤受灼伤了立即抹上都是有好处的,但是用热水会不会变蛋花汤啊?

      其实古人洗发、护法用品可不止这些,比如土碱类(土法制得的纯碱)、茶籽类(油茶、茶树种子榨油后留下的残渣)、芝麻叶(据说可以去虱)、桑白皮(桑树的干燥根皮、防脱发、去头屑)等。

(珂珂)

链接

归纳古人使用的清洁用品

秦汉时期:淘米水、草木灰

      魏晋时期:皂角和澡豆——皂角中含有皂苷,它的水溶液能生成泡沫,有去污性能。古人更进一步把去除了种子的皂荚捣烂,做成球状,如橘子般大小,供洗面、洗身之用,俗称“肥皂团”。

明清:胰子——在制作“澡豆”工艺基础上,于猪胰研磨过程中加入吵糖,并以纯碱代替豆粉,再加入熔融后的猪油及香料等,均匀后,压制成球或块状,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