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随意停药,远离耐药结核
来源:广东科技报作者:郑燕君、谭志欣2024-03-23

结核病是人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因抵抗力下降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除了毛发、指甲外,它可以侵袭人体的各个器官,以肺部最为常见。从无药可医到抗结核药物的出现,人类一直努力去终结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时至今日,配合医生、按时按量服药治疗,结核病将可痊愈。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即将来临,让我们一起了解结核病,避开服药雷区。

 

抗结核药物家族史

1943年链霉素被发现。1944年它作为第一个抗结核药,开创了结核病治疗的新篇章。

1946年,对氨基水杨酸作为第一个口服抗结核药面世,如今WHO将其归为口服二线抗结核药。

1950年和1951年,乙胺丁醇、异烟肼相继面世。

1952—1956年间又诞生了环丝氨酸、乙硫异烟胺和卡那霉素。

1970年代,利福平和吡嗪酰胺上市,为现代结核病化疗奠定了重要基石。

1990年代,引入氯法齐明、莫西沙星治疗结核病。

2012年后,贝达喹啉、德拉马尼等新药用于治疗耐药结核病。

 

服药五大关键,需把握

遵照医嘱服药治疗的患者是可以治愈的,但随意停药容易让结核分枝杆菌产生耐药本领。“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是治疗结核病的关键词。

 

服药五误区,不能踩

误区一:出现不良反应就停药

“医生,我服药后过敏了!”“医生,听说我吃的要会影响肝功能”……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常常因为出现不良反应就擅自停药。这是不可取的。服用抗结核药物时,的确有可能出现如过敏反应、外周神经炎、甚至肝损伤等不良反应。

出现不良反应时不要慌张,需及时和医生联系处理,轻度药物不良反应可随时间自行消退,必要时候医生会调整用药方案,不用过于慌张担心。

 

误区二:服药后自感已改善,擅自停药

患者的不适症状往往在服药一个月得到改善,他们会觉得疾病已经痊愈而自行停药,这种情况容易导致已经被抑制的结核菌重新大量繁殖并产生耐药性。

抗结核治疗必须全程规律用药,保持相对稳定的血药浓度,达到杀灭结核菌的作用。结核病是一种容易复发的疾病,过早停药容易导致治疗失败,再次治疗效果差,甚至变成为迁延难愈的耐药结核病。肺结核治疗的疗程至少需要半年,耐药结核治疗时间延长,需要18-20个月,停药需经医生评估同意。

 

误区三:经常忘记服药,漏服

有的患者服药习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经常漏服,这样很容易导致细菌耐药。如果治疗中断时间比较长,那需要根据检查结果,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重新调整治疗方案。

建议每天设置闹钟提醒按时按量服药,当天的药当天服用,不可第二天加倍服用。对于那些健忘想不起是否已经服药的患者,可以养成在“服药记录卡”做记号的习惯。

 

误区四:只吃一种结核药

细菌耐药是抗结核治疗失败的根本原因,单一的结核药很容易导致耐药。结核分枝杆菌数量众多且生命力顽强,即使绝大多数被杀死,但只要有几个因耐药活下来,它们会很快繁殖出众多的耐药菌后代,多药联用可以把细菌产生“诱导耐药”的几率降到最低。

 

误区五:别人服药有效,随意套用方案

首先,存在个体差异,标准治疗剂量的异烟肼对慢速乙酰化者的肝毒性更大,快乙酰化者则可能达不到治疗浓度而治疗无效。


其次,不同体重、年龄的患者给药剂量不同,少服或多服都不利于治疗。


医生根据病情会采取二联、三联、甚至四联的用药方案增强疗效。强化期和巩固期阶段的治疗方案也不同,不可随意套用别人的用药方案。

 

抗结核药千万不能随意停,按照医生制定的给药方案规律全程服药才是治愈的关键。


1676016758690698408_142341852-xl.jpg

                         

参考文献:

[1] 肖和平, 何娅. 结核病化学治疗60年[J] . 中华结核和呼杂志,2013,36 (12): 888-891. 

[2] 肖和平.耐药结核病化学治疗指南(2019年简版)[J] . 中国防痨杂志,2019,41 (10): 1025-1073. 

 

作者: 广东省药学会 广州市胸科医院  郑燕君 主管药师

审核: 广东省药学会 广州市胸科医院  谭志欣 副主任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