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营养搭配 应适合该年龄段的生理特点
来源:广东科技报2023-05-19

5月20日是全国学生营养日。南方医院营养科主任史琳娜在谈及学生营养时表示,总体而言,我国去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对中小学生的饮食营养配制同样有指导作用。不过,中小学生营养还要考虑其生理特点,增强针对性。中小学生处于儿童青少年期,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旺盛的时期,在此期间,孩子的活动量相对较大,学习任务重,而对于健康饮食的知识知之甚少,很容易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食物,进而产生诸如营养不良或单纯性肥胖等问题,严重影响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及健康。因此,学校和家庭对其日常饮食习惯进行科学的引导,是完全必要的。


充分考虑中小学生的生理特点


史琳娜指出,中小学生都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小学生一般年龄在6-12岁。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在幼儿期生长发育的基础上,身体继续生长发育,身体各项功能也在不断分化、增强。中学生一般年龄在12-18岁,属于青少年时期。体格发育迅速加快,而且生殖系统迅速发育,第二性征逐步出现,加之活动量大,学习负担重,致使对能量和营养的需求超过成年人。因此充足的营养是此期体格及性征迅速生长发育、增强体魄、获取知识的物质基础。


中小学生生长发育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新陈代谢旺盛,新陈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个方面。人体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变为自己身体一部分,并且贮存了能量,这种变化叫同化作用。与此同时,构成身体的一部分物质不断氧化分解,释放出能量,并将分解的产物排出体外,这种变化叫异化作用。中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的时候,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所以,他们需要从外界摄取更多的营养物质,以保证正常生长的需要。


(2)骨逐渐骨化,肌肉力量尚弱。


(3)心率减慢,呼吸力量增强。


(4)进入青春期后,生殖系统迅速发育。


(5)智力发育,在中小学阶段,人的神经系统发育基本完成,但大脑细胞与成人相比,还较脆弱,故过多过久的脑力活动容易引起疲劳,学习缺乏持久性,自我控制能力弱。


由以上可见,中小学阶段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是青春期的预备阶段,做好中小学生的营养不良预防工作是健康工作的重点。由于此期孩子的体格仍维持稳步的增长,除生殖系统外的其他器官、系统、包括脑的形态发育已逐渐接近成人水平,而且独立活动能力逐步加强,可以接受成人的大部分饮食。


重视学生营养不平衡可能引发的问题


史琳娜介绍说,根据我国近年营养调查表明,中小学生营养不平衡的问题令人担忧。中小学生活动范围扩大,兴趣增多,饮食无规律、偏食、吃零食过多,影响营养素的摄入与吸收。因此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中小学生每日在摄入热量、蛋白质、钙、锌、铁、维生素A、B2、C、D3等微量营养素供给明显不足,如维生素A与胡萝卜素之和,中学生摄入量不足者占50%,钙也只有标准供给量的42%-61%,微量元素,如铁、锌及维生素的缺乏是这一时期常见的营养问题。在农村,蛋白质、能量摄入不足仍然存在,而城市由于经济发展、物质丰富,儿童的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发生率下降,但因脂肪类食物摄入过多或运动减少造成的肥胖问题日趋严重。


史琳娜提醒说,营养不平衡,某些营养素摄取过多或过少,容易引发膳食有关的疾病。比如,我国膳食中铁的吸收利用率低,而且年龄越小供应越不足。0-20岁人群贫血患病率分别为6%-29%;我国7-18岁男女生营养不良患病率分别为26.87%和38.27%。目前儿童肥胖病、少年高血压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达3.11%。所以,对中小学生的营养素缺乏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史琳娜分析说,饮食是人类维持生命健康的基本条件,而要使人活的健康愉快、充满活力和智慧,则不仅仅满足于吃饱肚子,还需要考虑饮食的合理调配,保证人体所需要的摄入平衡且充足,并且能被人体充分吸收利用。中小学生营养不平衡,主要是不良饮食习惯造成的。不良饮食习惯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缺乏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教育。由于饮食习惯直接决定营养状况,所以家庭、学校应协调一致、相互配合,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好学生的饮食,日常饮食各方面就要多加注意。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平衡的膳食,由多种食物组成,这样才能满足人体各种需要,促进身体的健康。同时,保持我国膳食的良好传统,以谷类食物为主,并且注意粗细搭配,经常吃一些粗粮杂粮等。食量与体力活动是控制体重的两个主要因素。食物提供能量,体力活动消耗能量,两者要尽可能平衡,否则会引致肥胖或消瘦,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蔬菜和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对身体非常有益。薯类也是传统主食,含有丰富的淀粉和膳食纤维,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应鼓励多吃。 


(3)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奶类除富含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D外,含钙量较高,利用率也高。我国居民膳食中钙含量不足,奶类是很好的补充。豆类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钙以及B族维生素,应提倡多吃。 


(4)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鱼、禽、蛋、瘦肉等动物性食物是优质蛋白、脂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良好来源。肥肉和荤油为高热能食物,摄入过多往往会引起肥胖,而且是引起某些慢性病的因素,应当少吃。

 

(5)吃清淡少盐的膳食。饮食不要太咸、太油腻,也不要吃过多的动物性食物和烧烤、油炸、烟熏食品。食盐吃得过多会增加高血压的发病率。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应从小养成吃少盐膳食的习惯。 


(6)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选购外观好,没有泥污、杂质,没有变色、变味并符合食物卫生标准的食物,可以防止病从口入。进餐时也要注意卫生,包括进餐环境、餐具和共餐者的健康状况等,减少疾病传染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