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杯“科创下午茶”,对接创新成果资源
来源:广东科技报2023-09-02

打造中国创交会成果转化新名片

 

广东科技报讯(记者 刘肖勇)为充分发挥中国创交会成果转化基地的积极作用,促进创新创业领域内各方资源的有效对接合作,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8月31日,在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办公室指导下,由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广州华昇科技咨询有限公司承办,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协同创新联盟协办,“科创中国”大湾区青年百人会支持的中国创交会“科创下午茶”创新成果资源交流对接活动在广州(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天河基地举办。

 

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曾雪玲,创新发展部二级调研员梁高峰,中国银行广东分行投行部副总经理陈彦文、广州分行普惠部副总经理李柳兰,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董事长秦海鸥、广州华昇科技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杰华,广东人工智能与先进计算研究院院长助理胡胜杰,广州力华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粤,国盛医学、女娲生命科技、合一新材料、海力特生物科技等科技企业,创交会基地代表、金融机构、高校院所、媒体代表等近60人现场参与活动。


活动现场.jpg

 

打造创交会成果转化新名片、新IP

 

“‘科创下午茶’活动是2023中国创交会的系列重要活动之一,由广州市科协发起和主办,更是中国创交会成果转化活动的新名片、新IP。旨在更大力度整合及链接广州地区大院大所、金融机构、上市公司、国企、服务机构等资源,为中小型科创企业搭建更加便捷有效的资源汇聚、需求对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更好地促进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与转化,打造‘永不落幕’的创交会,助力广州科技企业发展。”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曾雪玲在致辞中说道。

 

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创交会”)是由中国科协、国家发改委、中国科学院、九三学社中央、广东省政府、广州市政府共同主办,由广州市科协具体承办的广州三大国字号展会之一,是以国家双创战略为指导构筑的创新型、平台型、开放型、枢纽型国际化创新创业成果品牌盛会。自2015年以来,累计展示科创成果32000项,促进成果转化金额达600亿元,大会成功吸引了一大批海内外人才、技术、信息、资本等创新要素集聚广州,有效助力广州经济社会发展。创交会成果转化基地是中国创交会推进落实科技成果转化的载体和抓手。截止目前,创交会办公室在全国共授予了96家单位创交会成果转化基地的称号,全年开展常态化项目路演交流活动,服务科技成果对接转化。

 

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作为中国创交会成果转化基地之一,通过要素市场化配置持续助力科技创新成果落地及转化,连续3年创交会基地评价优秀;并成功入选2022年“科创中国”创新枢纽城市建设广州市级试点园区;运营市区共建广州(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天河基地,基地作为科技体制改革典型案例由省科技厅上报国家科技部,服务企业超过15000家;为区内37家企业对接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促成合作金额超亿元;主发起由118家科技企业组成的大湾区中心科学技术协会暨企业科技联合体。


活动现场02.jpg

 

一场科创要素集聚、需求高效对接的“下午茶”

 

本次活动在轻松愉快的交流互动中拉开帷幕。现场嘉宾分坐7桌,开启一场资源汇聚、要素流动、高效对接的“科创下午茶”。

 

创交会、成果转化、要素配置、高质量发展、揭榜挂帅、应用场景开放、技术经纪人等标签……各桌每位参会嘉宾抽取一张卡片,通过卡片上的词语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公司主营业务、核心技术/服务介绍,以及提出技术、市场、人才、政策、资金等方面需求。通过这种创新的互动形式,让参会嘉宾快速熟络,提高沟通的效率和对接的成效。

 

活动中穿插了科技企业需求介绍和大院大所专家代表分享环节,邀请了广东国盛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女娲生命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合一新材料有限公司、广州海力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4家优质科技企业介绍了企业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并提出在各创新要素领域的需求。通过前期配对和用心安排,现场与之相匹配的资源方进行需求回应和精准对接。

 

未来,中国创交会“科创下午茶”创新成果资源交流对接系列活动将扬帆起航,打造更开放共享、互利共赢的转移转化平台,扩大科创“朋友圈”,构建科技创新生态,打造成创交会常态对接活动新名片、新IP,助推广州高质量发展。

 

中国银行广东分行、广州分行相关负责人现场对接了企业3000万元债权融资需求,并表示现场四个路演企业均为中行在企业成立初期即介入培育成长客户。中行深耕科技金融服务广州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近10年,致力为科技客户提供投、贷、债综合金融服务,通过与广州市科技局政银合作联合发布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优质科技培育企业专属金融产品等方式,有力支持了科技企业创新发展。


活动合影.jpg

 

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成风投主流趋势

 

广东人工智能与先进计算研究院院长助理胡胜杰进行了科技成果转化情况分享。研究院在广州开发区重点布局通用智能、类脑智能、智能芯片、智能计算四大方向的研究,针对人工智能市场的需求与应用 ,聚焦智能信息系统、智慧医疗、无人系统、交互设备四大产业方向。

 

广东人工智能与先进计算研究院打造科技服务+产业孵化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依托核心技术能力与前沿研究基础设施,充分利用专家与人才资源,发挥开放平台服务作用,提供专业优质科技服务。围绕人工智能与先进计算核心技术,开展科技成果创业,“所-院”两级成熟科研团队提供技术支持,产业化资金与基金扶持,深挖行业需求,解决行业痛点,达成“降本增效”。

 

广州力华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粤进行了《科技成果转化风险投资实践与进阶》的分享。陈粤介绍,目前全国私募股权及创投基金管理人共 1.4万家。行业整体趋势是创投行业规模向头部机构汇聚,国有资本(引导基金)比重增加,产业资本优势明显,政府鼓励投早投小,机构向前布局和投向硬科技项目为主流。

 

“科技成果转化投资的进阶可以概括为:面向人、面向企业、面向成果。即寻找具有企业家特质的科技人员,将科技人员与成果以有效形式注入到企业,将好的科技成果以有效形式组合实现成果转化。”陈粤说道。

 

本文图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