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科协创新工作机制,高质量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
来源:广东科技报作者:记者 胡漫雨 通讯员 杨兵2023-08-25

近年来,韶关市科协(下简称“市科协”)整合全市科协系统的资源和力量,不断扩大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工作覆盖面,全方位做好人才引领、人才培养、人才举荐、宣传表彰等工作,建好科技工作者之家,当好科技工作者之友,团结引领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创新实践、勇攀科技高峰。

 

据悉,市科协不断健全基层科协组织体系。截至目前,韶关全市10个县(市、区)科协全部完成了独立设置并配备专职主席和工作人员,提升基层科协组织力“3+1”工作也已基本完成,全市建立乡镇(街道)科协105个,镇级基层科协组织实现全覆盖;持续推进科协组织“三长制”改革,广泛吸纳基层学校、医院、农业等领域的“三长”进入乡镇街道科协领导机构。

 

为进一步发挥好科协代表、委员的作用,市科协落实科协系统改革要求,增强代表的广泛性,提高全市各级科协代表大会及领导机构中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的比例,实现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代表在代表大会、全委会、常委会的比例分别不低于70%、75%、75%,45岁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比例占49.2%,女性代表占36.2%,兼职副主席主要从不同行业领域中具有代表性的科技工作者中产生。

 

记者了解到,市科协以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代表为重点,通过领导带队登门慰问、发放慰问品、座谈交流等方式,一对一了解掌握科技工作者思想和生活中的困难,形成问题台账,帮助解决问题并进行销号。挖掘、弘扬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每年评选市最美科技工作者20名。由市科协推荐的赵平森、王家跃两位同志分别荣获广东2022年和2023年“最美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同时还组织推荐6名优秀科技工作者参加“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工程师奖”“广东最美科技工作者”、广东省丁颖科技奖等高层次奖项的评选。努力做到贴心关怀科技工作者。

 

市科协持续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大力弘扬“精忠报国、敢为人先、求真诚信、拼搏奉献”的中国科学家精神,广泛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活动。坚持立足韶关老工业基地资源禀赋,加强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建设。今年5月30日,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等七部委共同发布2023年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认定名单,这是我国第二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名单,由韶关市科协推荐的广东核工业教育基地成功入选,成为全市首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