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生物医药创新型人才,打造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典范
广东科技报讯(记者 刘肖勇)生物医药作为国家和广东省的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目前在区域内已形成较完整的产业生态链条,发展势能巨大、发展需求旺盛。与此同时,产业人才短缺的问题也逐渐凸显。近一段时间,随着国家关于产教融合相关支持政策的密集出台,“产教融合共同体”“市域产教联合体”、“现代产业学院”成为业界关注焦点。
在这一背景下,8月18日,广东药科大学(下称“广药大”)生物医药现代产业学院启动仪式在广州国际生物岛举行。该学院的成立被视为贯彻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落实教育部、广东省关于高校与企业协同建设现代产业学院系列部署,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对接的重要举措。
愿景:做产业人才培养的“试验田”和“模范地”
活动当天举行了生物医药现代产业学院理事会第一次会议暨理事会章程议定会议,会上宣告理事会成立。随后,广药大副校长邢晓辉,现代产业学院共建方广东医谷产业园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东医谷产业园”)执行总裁谢嘉生、广东恒瑞医药有限公司(下称“恒瑞医药”)副总经理刘希和、广州安必平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安必平医药”)研发总监陈绍宇、中山康方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下称“康方生物”)临床医学总监姚志芳、广州生物制造工艺研究培训中心负责人为生物医药现代产业学院揭牌。
据介绍,生物医药现代产业学院以生物医药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目标,将充分结合广药大的学科建设专业能力、企业共建方的研发创新力量,以广药大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三个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为依托,主要面向生物制药、分子诊断产业,设置专业包括抗体类药物研发、mRNA药物研发、分子诊断试剂研发、重组蛋白类药物生产与质控等,将建设一个兼具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服务等功能的产教融合实体,服务于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与升级。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核心任务。学院将主动对接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根植行业,坚持“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双创’培育”四位一体,不断深化生物医药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培养方案共商、教学团队共组、材料资源共编、培训竞赛公办、项目课题共研、资源基地共建等形式,校企共建专业、共担课程,对学生开展“一站式”核心技能培训,强化培养学生的大规模发酵与制备工艺,层析、过滤、超滤等纯化工艺,制剂与灌装工艺、安全生产知识、污染控制技术等对接产业需求的核心技能。
有关方面还会以产业学院合作企业为试点设置企业创新班,让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包括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验教学项目、实践教学设置与建设、实训实习管理等,为企业定制式培养人才,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企业育人用人成本,更好地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打造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生态,逐渐成为区域内产业人才培养的“试验田”和“模范地”。
“高校和企业各有各的优势。不管产业学院以怎样的名字呈现,如何运用好理事会这样的优秀管理模式和制度,把产业学院运作下去,是需要思考的问题。”邢晓辉进一步强调,产业学院负责人和学科带头人也要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科学创新思维、如何做好企业和学校合作的研发项目,实实在在地深入推进产业学院建设工作。
生物岛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期望生物医药现代产业学院能够汇聚各方资源,发挥各方优势,从创新中找出路,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方式方法、保障机制等方面下功夫,联合引进爱尔兰产业化课程体系的广州生物制造工艺研究培训中心,共同推动产教融合的深度发展,实现教育与产业需求的同频共振,成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先锋典范。
路径:校企共谋建设、共商发展、共享成果
既被命名为“现代产业学院”,其健康发展就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和大力支持。活动当天,广东医谷产业园、恒瑞医药、安必平医药、康方生物负责人相继发言,表达与学院携手共进、协同发展,为生物医药产业培养多层次人才和做好人力资源储备,产学研对接大有可为的期待。
生物医药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汇集了区域生物医药优势企业资源。其中恒瑞医药、康方生物、安必平医药分别是核酸类药物、抗体类药物、分子诊断试剂等领域的领军型企业。“我们全力支持、参与产业学院的建设,也希望在人才培养方面有更多的合作。培养方向可以是多方面的,产业学院的创新班可能诞生更加厉害的人才,也希望有更多的企业参与,推动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康方生物相关负责人道出了三家企业的共同心声。
目前国内各地校企联手培养人才的合作越来越多,但只有真正切入当前人才培养的痛点堵点,充分调动合作各方的积极性,紧密联系、优势互补,切实解决产学研有机联动问题,才能做到校企双赢。对此,安必平医药相关负责人坦言:“实际上我们很期望有源源不断地针对广药大本科生、研究生的合作开展。”他表示,安必平捐赠了一批仪器,就是想让学生在读书期间就了解到安必平是做病理诊断的,以及具有的研发优势和实际应用,将来学生毕业走上职场后,就不会对企业的工作内容过于排斥或感到陌生,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想到企业发展。同时也希望以院内横向课题的形式,发挥师生积极性,把广药大的强大资源投放到企业病理诊断的产品研发上,“我觉得目前这条路线还没打通,还有很多合作的潜力”。
广东医谷是专注于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投资孵化平台,致力于成为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建设的创领者。广东医谷执行总裁谢嘉生表示,校企合作不能和过去一样,只是走进学校举行简单活动,而要真真正正地将企业资源和学校需求结合起来。“我们和广药大积累了很多合作基础。我们园区已入驻300多家企业,涵盖生物医药、基因编辑、疫苗、免疫治疗、高端医疗器械、干细胞、医疗产业基金等各个细分领域,我们希望通过与产业学院的合作,深入参与到产业学院建设中,包括教学教研内容设置、科技成果转化、实习就业等,助力将产业学院办成省级重点产业学院。”
“校企融合双赢发展,将有效提升我学院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紧密对接。”广药大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党委书记温斌表示,相信各方将通过共谋建设、共商发展、共享成果,深入推进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三链融合,建成区域生物医药人才培养的新高地,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医药产业升级,全方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可以预见的是,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这里的生物医药产业人才队伍将不断壮大,行业发展将得到快速提升,学院和企业将先行先试,也将共享丰硕成果。
本文图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