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份作品户外展示,让市民们赞叹不已
来源:广东科技报作者:麦博 通讯员 王盛2023-05-16

第39增城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举办

 

为进一步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不断提高青少年的科技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5月13日,由增城区教育局主办,增城区荔城街中心小学、广州理工实验学校、增城区荔湖城外国语学校承办的2023年增城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增城区儿童公园成功举办。


参会领导合影留念.JPG


广州市教育局科研处邱国俊,增城区教育局局长夏英毅,增城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汤丽玲,增城区教育局党组成员、主任督学臧鹏程,增城区开发区科技创新局副局长卢灵,增城区教育局基础教育科负责人巫锡祥,荔城街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王长征,增城区开发区科技创新局科长罗雄威,以及增城区教育局科技专干、区教师发展中心科学教研员、区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理事、科技中心组成员、中小学科技教师代表以及数百名参赛师生、志愿者参与了活动,众多市民参观体验。


微信图片_20230516182640.jpg

科幻画展区


本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主题为“创新、体验、成长”,活动包含科学幻想绘画、优秀科技实践活动、科学研究论文、发明创造作品以及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成果等五大项目,共收集到全区中小学90多所学校提交的1500余件参赛作品,经过初选后,选出300份作品入围终评。


讲解示范.jpg


记者现场看见,来自增城区荔城街中心小学的马梓斌同学带来了他发明的《工地安全-智能警报器》。他表示,在建筑施工工地中,工人们经常需要在交通道路上进行作业,如修建、清理等。但是在工作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安全的隐患,例如来往施工现场危险区域、车辆与工人的碰撞等。因此,如何提高工地上的安全性,降低工地事故的发生率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于是,在学校苏琳喻、王盛老师的指导下,他针对工地施工现场设计了一种智能警报器,旨在通过自动发光、蜂鸣器报警以及动态旋转的警示牌等多种方式,提醒工人注意施工危险区域,从而有效降低工地事故发生率。“它不仅能够在白天、夜晚、雨雪天气下自动发光,还能通过蜂鸣器实现声光报警,避免了因光照不足、雨雪天气等因素导致警示效果下降。此外,智能警报器的动态旋转的警示牌,能够引起工人和驾驶员的注意,从而避免了他们与工地内正在进行作业的工人发生碰撞事故。”


微信图片_20230516181510.jpg


而来自广州市增城区高级中学的蒋思毅、钱宇晨、林蕊璇同学则为大家展示了《多控制方式智能节能风扇》。她们热情地介绍道:“我们通过3种控制方式实现风扇的开关和风速的调节,第一种通过无线网络,使用手机APP远程控制风扇,第二种使用触控按钮手动控制,第三种使用温湿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智能控制,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和人群选择不同的控制方式来实现风扇的功能。智能控制方式能够实现利用DHT22数字温湿度传感器检测温度,并且根据温度的高低自动调整风速大小,同时通过超声波传感器检测周围是否有人存在,从而实现智能控制风扇,能够有效节约电能。”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大赛是增城区首次在户外面对市民进行展示,让各校师生及市民直观感受和了解学校的科技教育。每个展位配备了学生讲解员进行讲解、演示,受到前来参观的领导、师生、市民的高度评价。大赛创新作品呈现出师生参与度高、覆盖面广、科技含量高、作品数量多等特点。参展师生利用展示的平台互相观摩学习、交流探讨,衍生新的科技创新思路,令增城区师生们的科技创新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


据了解,评选出的优秀作品将代表增城区参加第39届广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近年来,增城区积极组织中小学师生参与科技创新和综合实践活动,努力打造科技特色,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尊重每个人的智慧和尊严,提供平台发挥个人的特长和优势。同时积极培养学生“用智慧来应对挑战并将其变为机遇”的意识和能力,在未来继续追求科学梦想、探寻科学奥秘,为建设科技强国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