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肥胖日|好难“瘦”,怎么办?减肥也可以看中医,针灸埋线治疗受青睐
来源:广东科技报作者:麦博 通讯员:张阳、黄睿、镇艳2023-05-09

每年的5月11日是中国肥胖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社会肥胖的人群越来越多。《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成年人超重率为34.3%、肥胖率为16.4%,6至17岁青少年和6岁以下儿童的肥胖率分别为 7.9%和3.6%。


微信图片_20230407174543.png


肥胖症容易合并多种疾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胃食管反流等,有的肥胖症患者还伴发精神心理疾病,包括焦虑症、抑郁症和双向情感障碍等。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医科康梦如主治医师介绍,中医的针灸埋线治疗可以加速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脂肪分解,以达到较好的减肥疗效,肥胖症患者不妨一试。

 

管不住嘴、迈不开腿,肥胖自然找上门!


很多人会发现自己结婚后日渐“圆润”,不少女性在生完孩子后减肥困难,还有人发现明明自己经常加班,生活饮食不规律,也会经常饿的两脚无力、头昏目眩,为什么体重还是在增加呢?


康梦如主治医师介绍,其实肥胖的形成因素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以及激素水平等都有很大的关系,不良的生活习惯对现代肥胖的人群影响也非常大。高热量饮食、低质量的睡眠、烟酒嗜好、长期久坐、压抑的情绪等等,都会增加肥胖的风险。


黄帝内经《素问・奇病论》言:“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也。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矣。”中医学认为肥胖的形成与先天禀赋不足、过食肥甘厚味、内伤七情、好逸恶劳等引起水、湿、痰饮停滞有关,引起肺、脾、肾、肝的功能失调所致。在证型上,肥胖分虚实,虚证分清脾虚湿阻、脾肾阳虚;实证分清痰浊内盛、胃肠腑热、肝郁气滞。

 

中医埋线治疗刺激时效长,更受上班族青睐


“我国古代各大医家对减肥的认识完整多样,并且保持了系统有效的经典疗法,其中以针灸中的埋线减肥效果显著。”康梦如主治医师说道。针灸疗法通过针刺入穴位,使穴位产生酸麻胀的感觉,在此基础上,临床还可以加上低频的电刺激,加强穴位的刺激。


那么,几根针如何发挥减肥的作用呢?康梦如主治医师说道,针灸可以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补虚泻实、扶正祛邪,通过整体调节患者的新陈代谢、调节肠胃功能、改善机体的相关症状来达到减肥的作用。针灸后可以加速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脂肪分解;可使患者产生饱腹感,延长胃排空时间,同时增强胃肠蠕动,加强排泄;还可以改善失眠、月经不调、经期浮肿等相关症状。


而埋线是一种受到广大群众青眯的穴位刺激疗法,是针灸疗法在临床上的延伸和发展,医生用专用的埋线针,根据患者的体质以辨证选穴,将可吸收的外科缝线埋入穴位中,从而达到更持久的穴位刺激,巩固临床的疗效。埋线的刺激时效能达到7-10天之久,一个月约进行3-4次的治疗,对于很多注重身型的上班族来说非常适宜。埋线治疗对于正气充足的患者疗效较佳;对于正气较弱的患者,起效较慢,临床中还需配合中药或其他方法调理。


临床除了普通的针刺和埋线治疗外,艾灸也是常用的方法。对于脾虚湿阻、脾肾阳虚的肥胖患者,临床常用的穴位有脾俞、胃俞、带脉、中脘、天枢、足三里、三阴交等。艾灸可以健脾益气,温补脾肾、渗利水湿,因此,临床也会结合行温针灸或隔姜督脉灸疗法。


临床中针灸10次为一个疗程,约2-3天进行一次针灸治疗,一个疗程约1个月内完成,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连续治疗2-3个疗程;因埋线的刺激时效更长,在临床减肥中,备受欢迎。

 

针灸治疗后,饮食、运动需要注意什么呢?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医针灸专科主任易伟民副教授介绍,无论采取何种减肥方法,医生也只能起辅助作用。患者应在医生的帮助下做全面科学评估,在此基础上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


“运动有助于增加新陈代谢,但是,单靠运动是不够的,控制饮食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易伟民副教授介绍,在饮食方面,平时应尽量多吃粗纤维、低热量、少油炸、少糖分的食物,适当吃些鱼、禽、蛋、瘦肉,优先选择鱼和禽类,需要尽量控制每次进食的总热量。根据临床经验,一般个人只需三个月就可以建立起正确的饮食、运动和作息习惯,而长期坚持才是成功的关键。健康饮食是健康身体的根本,良好的生活方式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