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春在研究员受邀担任国际“气候变率及可预测性计划(CLIVAR)”新设立的“全球海洋中的海洋热浪(Marine Heatwaves in the Global Ocean)”研究计划委员会委员,任期5年。作为新计划唯一入选的华人科学家,这将有利于我国海洋热浪未来研究的发展及其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海洋热浪的发生机制和生态影响示意图(引自Holbrook等, 2020, Nature Reviews Earth & Environment)
新研究计划委员王春在研究员长期参与CLIVAR工作,担任CLIVAR热带洋盆相互作用(CLIVAR/TBI)和ENSO理论概念模式(CLIVAR/ECM)工作组成员。王春在研究员30余年来一直从事海洋-大气相互作用和气候变化等方面的研究,在《Nature》、《Nature Climate Chang》、《Science Advances》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186篇,其中第一作者61篇,H-指数为59,入选爱思维尔(Elsevier)全球论文高被引科学家,英国路透社气候变化领域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0位科学家。近年来围绕南海/西北太平洋海洋热浪发生机制、全球海洋热浪/冷浪变化特征和暖水珊瑚礁区海洋热浪/冷浪变化特征等取得了丰富成果。此外,以王春在研究员为首席科学家的国家基金委重大项目第三子课题“洋际相互作用对西北太平洋海洋热浪的影响及其机理”,该课题是从全球的三大洋相互作用角度为切入点探究西北太平洋海洋热浪发生发展的物理机制,目前该项研究正在实施。
CLIVAR是世界气候研究组织(WCRP)设立的研究计划,主要研究气候变率和可预测性以及气候系统对人类活动的响应等科学问题。CLIVAR以其卓越的影响力,将世界海洋与气候研究领域最杰出的专家聚集旗下,为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领域未知的科学问题提供科学指导。自1995年CLIVAR成立以来,先后在海洋模式发展、海洋观测、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等方面发起了多个具有影响力的国际研究计划。CLIVAR全球海洋热浪新计划聚焦的海洋热浪是指海洋中发生的极端高温事件,自2011年被澳大利亚科学家Pearce等首次提出这一概念以来,得到了国际科学界的广泛关注。研究发现海洋热浪的发生对海洋生态系统、渔业资源和社会生活等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围绕海洋热浪的研究也迅速成为了近年来海洋领域研究的前沿热点。近年来,围绕海洋热浪事件过程、机制和影响的研究在全球不同海域迅速展开,并发现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海洋热浪事件发生频次、持续时间和强度都表现出快速增加趋势,且在本世纪末全球大多数海域将出现全年持续性海洋热浪事件。然而,目前科学界围绕海洋热浪定义、表层/次表层海洋热浪主导机制、海洋热浪数值模拟与预测预报、气候变化和内部变率在当前和未来海洋热浪事件变化中的作用等问题仍旧没有形成清晰和系统的认识。因此,CLIVAR新设立了全球海洋热浪研究计划,目的是科学规划全球海洋热浪研究,为海洋热浪研究面临的关键问题提供科学指导。(完)
通讯员|付恬 徐晓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