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在广州市南沙区科学技术协会的指导下,广东造船工程学会主办、广船国际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协会协办的“2022年南沙区全国科普日活动”系列活动之“海洋强国科普讲座”云科普活动,在广州南沙龙穴造船基地现场举办。
科普讲座由广东造船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广船国际副总工程师、广船国际科协秘书长胡永雄研究员级高工主持。
活动特邀广船国际有限公司研究员级高工曹璐担任科普专家,他结合自身长期从事船舶与大型海洋工程研发设计、建造技术等研究和实践工作的体会,开展了题为“现代海洋船舶与防务装备助推海洋强国建设”的科普讲座,吸引了线上观众超过10万人。
他着重解读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推进现代化边海空防建设;共建‘一带一路’……等国家发展战略。
他高度概括了中国造船业近十年来所取得的成就、为国家建设一流海军和海洋强国作出的贡献,以及船海装备技术创新相关硬核科普知识。其中,包括广东造船业的贡献,并以“广船国际有限公司百年发展历史与成就”的视频短片为缩影,展现了中国造船标杆型企业的实力。尤其“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造船第一大国”、“中国造船业向海图强”等等许多振奋人心的关键词,极大地激发了观众朋友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纷纷在视频平台上留言点赞。
他重点分享了他参与多艘在业界影响力大技术含量高的船舶设计与建造工作经历、以及参加中国第一艘高冰级极地破冰型油轮从广州南沙出发,到达北极进行冰航试验的特别见闻等。
他整体介绍了广东造船历史悠久、具有优秀的“祖传基因”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独特的地缘优势,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海洋强国建设的第二个百年新征程中,将会发挥“双重优势”作出积极的贡献。
本次的科普内容非常丰富,图文并茂加上生动的短视频,尤其是曹璐专家拍摄的“北极熊刚结束冬眠,出来觅食的场景”,正如胡永雄副总工在科普讲座结束发言所述,让观众朋友们了解了船舶与海洋装备方面的许多硬核科普知识,还让大家看到北极神秘的面貌,感觉到北极也并不遥远了,因为我们广州南沙的工程师朋友已到那工作过……。
广东造船工程学会的副理事长单位--广船国际有限公司作为华南地区最大、中国船舶行业排名第4的大型船企,在中国造船的历史上贡献了许多第一。例如:1955年8月开工建造新中国第一艘木质鱼雷快艇,1979年向香港交付中国第一艘出口船并从此率先涉足国际造船业务等。广船国际建造的灵便型液货船、豪华客滚船等产品已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中国新名片”享誉全球。
供稿:陈文洁 吴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