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科协科技志愿服务工作成效显著
来源:广东科协网作者:珠海市科协2022-10-21

为全面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科协系统工作成果,营造科技界喜迎二十大的浓厚氛围,省科协组织开展“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科协十年优秀工作案例征集选树活动,从各省级学会、协会、研究会,地级以上市科协,机关部室和直属单位等推荐的案例中,遴选出一批优秀案例进行宣传展示,旨在树立新时代科协组织新形象,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积累科协智慧,汇聚磅礴力量。


征集活动得到了科协系统各单位的大力支持,共收到各类工作案例110多个,涉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弘扬科学家精神、助力学术创新发展、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服务政府决策咨询、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科技人才建设、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完善科协自身建设、深化科协系统改革等10个主题。现将遴选出的部分优秀工作案例陆续刊发宣传,以供学习、交流、借鉴。


微信图片_20210913174704.jpg


近年来,珠海市活跃着一支以科技工作者为主体的科技志愿服务组织,他们秉持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和“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以其深厚专业背景和专业知识,活跃在乡村、社区、学校和企业园区,以其所学所研服务社会,把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生活和科学理念带给千家万户。珠海市科协作为这支队伍的领导者和组织者,通过开展科技志愿服务,从群众关心的科普供需不足问题入手,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以实际行动诠释为民服务的理念。


建队伍,打造志愿服务新力量


1.jpg


珠海市科协从建队伍入手,通过抓组织、建队伍,改变过去科技志愿服务有组织没队伍的状况。通过“i志愿”系统平台注册成立珠海市科协科技志愿服务组织,珠海市科协成立科技志愿服务支队,各区、各学会(协会)设科技志愿服务分队,各街道科协设科技志愿服务小队,市科协主席兼任支队长,科技志愿服务支队下设联盟秘书处,统筹组织开展科技志愿服务。通过“i志愿”官方的注册指引,完成各服务队的志愿者注册登记工作。截止2022年9月,珠海市科协各团体单位及区科协从“i志愿”系统注册成立了50支科技志愿服务分队,注册志愿者5485名。通过建立科协科技志愿服务组织,打造专业化的特色科技志愿队伍,为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提供了组织保障。

 

立机制,规范志愿服务新模式


建章立制,出台《珠海市科技志愿服务管理办法(试行)》,把科技志愿服务纳入学会管理的重点内容,将人才推荐、项目评审、活动承接与科技志愿挂钩,把科技志愿服务活动纳入市科协年度科技类社会组织团体会员综合能力评价指标,并进行考核。活动方式上强调与各区、镇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合作。管理上统一在“i志愿”平台进行,志愿活动从注册、活动发布、服务时数、服务激励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确保科学手段和精细化管理,促进科技志愿服务管理的规范化。

 

抓活动,提升志愿服务新成效

 

3.png


科技志愿服务重点围绕珠海市文明城市、产业发展、食品安全模范城市创建、健康珠海、乡村振兴、防灾减灾等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以及老百姓关心关注问题开展。珠海市科协出台措施支持鼓励所属科技社团开展科技志愿服务,2021年以来,从市科协极其有限的经费中先后拿出50多万元资金,鼓励支持30多个志愿队伍开展50多个科技志愿服务项目。各区科协、各学会(协会)志愿服务队结合专业特点,积极组织开展社会公益活动。据“i”志愿平台统计,2021年度,珠海市科技志愿服务数量达1950场次,截止2022年10月,珠海市科技志愿服务数量超过2560场次,涌现出珠海市科普志愿者协会等一批科技志愿服务先进组织。

 

创品牌,打造志愿服务新名片

 

2.jpg


在开展科技志愿服务中,注重培育和打造特色科技服务活动品牌,目前,珠海市科协已成功打造了“珠海科协有约”服务品牌,在“珠海科协有约”旗下,形成了面向青少年的“大手拉小手——老科学家科普报告行”“陨石科普进校园”、“校园魔法秀”等校园品牌项目;在农村基层开展“膳食宝塔进村居”“西部农村健康关爱行动”等品牌活动,在企业开展“企业质量义诊行”品牌活动,在社区组织开展以科技惠及民生为主题科技志愿服务行动等,这些品牌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深受社会和群众欢迎。(通讯员:谢益云 编辑:胡漫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