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伟伟:种质创新打造鲍鱼“中国芯”
来源:广东科技报2022-10-21

★聚焦第一届中国科技青年论坛经济主战场专题分论坛

★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


“鲍鱼养殖技术逐渐成熟,价格趋于平民,曾经昂贵的鲍鱼现在成为了百姓餐桌上的一道常见海产美味。”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教授游伟伟说道。


鲍鱼是一种海洋贝类,位居“四大海味”之首,曾因价格昂贵,被称作“贵族食材”。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养鲍大国,尤其在福建省形成了完整的“育苗-养殖-流通-加工”鲍鱼产业链,推动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带动渔民增产增收。


皱纹盘鲍是我国最主要的鲍鱼养殖品种,原本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的它难以适应炎热的天气,因此福建夏季的持续高温常造成鲍的大量死亡。为了帮助皱纹盘鲍“避暑”,每年夏天福建的养殖户都要将鲍鱼搬运到1800公里外的山东海域,形成独特的“候鸟式”迁徙养殖模式。除了“不耐高温”,我国鲍鱼还存在着“规格较小”的问题,与国外的鲍鱼产品相比,我国的大规格鲍鱼产品稀少,大鲍需要依赖国外进口。种业是农业的“芯片”,为了解决上述两个问题,游伟伟和他的团队开始了鲍鱼品种改良研究。


不同种鲍鱼间的杂交,虽然在国际上已经有过多年研究,但由于杂交受精率低,尚处于实验阶段,再加上我国的鲍鱼种源严重匮乏,为此游伟伟团队需要在全世界范围内搜集鲍鱼的优良种源。每年的10-11月是鲍鱼的繁殖季节,也是团队一年中最繁忙的时候。为了让昼伏夜出的鲍鱼顺利“生产”,他们也只能昼夜颠倒、夜以继日地开展工作。“每天下午开始准备,天黑后每隔一小时进行催产、人工授精等工作,直至第二天上午。而这整个过程,都只能在黑暗、密闭、潮湿的海水间里完成”,游伟伟说道。


经过近十年的艰苦研究,游伟伟团队先后突破了鲍鱼亲本同步促熟、种间杂交和性状评估等系列关键技术,培育出“西盘鲍”“绿盘鲍”等通过国家审定的水产新品种。


游伟伟展示比巴掌大的新品种鲍鱼——绿盘鲍.jpg

△游伟伟展示比巴掌大的新品种鲍鱼——绿盘鲍


一天,游伟伟接到了渔民打来的电话,“游老师,这是什么‘怪鲍’,长的也太快了,从来没想到鲍鱼可以长这么大!”他们在实验研究后发现“绿盘鲍”的生长速度比普通鲍鱼快一倍,可批量养成单只重量超250克的高价值、大规格精品鲍,且在夏天的成活率很高。为了准确评估新品种鲍鱼的耐高温能力,游伟伟团队发明了一种基于心率测定的测评方法,对数千只鲍鱼进行了测定,结果证实鲍鱼的耐高温能力提高了2℃以上,这就意味着培育出的新品种都能够较好地在福建地区繁殖生长,福建渔民不再需要大费周章地搬运鲍鱼去山东度夏了。“绿盘鲍”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不仅得到了产业界的高度认可,被渔民骄傲地称为“中国大鲍”,还有效缓解了我国南方海区夏季因高水温导致养殖鲍大量死亡的现象,打破了国内高端鲍鱼市场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填补了国内大鲍鱼市场的空白。


“如何让渔民朋友体会到科技的力量,其实并不容易。因为他们不需要高深晦涩的理论,只需要眼见为实的成果。”自2003年起,游伟伟就开始了鲍鱼育种的研究工作。截至目前,游伟伟已以主要完成人的身份培育出了4个国家级水产新品种,让优质鲍鱼从基础研究走向了产业化应用,打造鲍鱼“中国芯”,为实现老百姓的“鲍鱼自由”提供了重要的品种支撑。近五年,团队累计推广新品种鲍苗6.94亿粒,覆盖我国主要的鲍鱼养殖区,新增产值61.67亿元,新增利润20.97亿元。


【人物简介】


游伟伟,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省海洋经济生物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长期从事贝类遗传育种的研究工作,发表论文9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10项,以主要完成人身份培育4个国家级水产新品种,“绿盘鲍”新品种获中国农学会2020中国农业农村重大科技新成果十大新产品,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


广东科技报记者 陈尧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