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先进制造领域汽车专场科技成果应用交流活动在花都举办
来源:广东科技报2022-09-30

创新成果“走进”花都


本报讯 9月29日,在广州市科学技术局指导下,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联合花都区科技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携手华南理工大学在花都区举办华南理工大学先进制造领域汽车专场科技成果应用交流活动。


广州市科学技术局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处二级调研员王良初,花都区科技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中小企业局局长焦利敏,华南理工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江海、科技合作与转化处副处长袁斌,以及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副主任苏雄斌等领导嘉宾莅临现场。来自华南理工大学6位专家团队代表,以及东风日产、广汽丰田、通达电气、联友科技等30余家广州地区产业龙头企业的代表共同出席活动。


图片7.png活动现场


市区联动,协同创新


“汽车制造业是我国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不可或缺的内容。作为我国汽车产量第一的广州,理所应当成为我国世界级汽车制造业集群的制高点之一。”广州市科学技术局王良初在致辞中指出。


花都区科技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中小企业局局长焦利敏发表致辞,“花都已形成以东风日产、鸿利智汇、联友科技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为排头雁,打造高层级的科技创新和人才集聚平台。” 


华南理工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技合作与转化处副处长袁斌表示,华南理工大学在汽车技术领域具有丰富的沉淀和积累,希望通过此次活动,持续不断的将学校优势资源注入到广州汽车产业、尤其是花都汽车产业中去。

 

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副主任苏雄斌指出中心在成果转化工作上与华南理工大学保持密切联系,双方先后在多领域共同开展了精准式成果对接交流活动,富有成效。本次活动是中心同华工在成果转化工作上长期合作的又一次延续。


前沿成果,交流盛宴


本次活动来自华南理工大学6个专家团队的代表作了精彩的成果汇报,共计现场展示二十余项高水平科技成果,技术涵盖整车开发、汽车零部件、电池材料、环境感知、自动驾驶、工业机器人等领域内容。


图片5.png华南理工大学微电子学院贾奎教授教授介绍团队成果。


华工微电子学院贾奎教授详细介绍了团队研究方向以及现阶段技术成果,现场分享了深度学习智能感知技术,详细介绍了团队在模型构建等上的先进成果,团队首次提出无锚点深度三维物体检测模型,力压华为等机构提出的方案。首创的“抓取候选网络”相关技术已应用于三维传感器上市企业产品中,并在机器人行业形成销售。团队相关算法已用于国外无人驾驶系统方案中。现场企业代表对其成果介绍予以热烈回应。


图片6.png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张铁教授介绍团队成果。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张铁教授现场介绍了智能机器人及系统集成系列成果技术,其中机器人实时焊缝跟踪技术、机器人的抛磨加工技术、加工路径规划技术等获得东风日产企业青睐。


杜群贵教授现场分享了齿轮箱装配系统精度与振动成果介绍,其汽车智能安全约束技术打动东风日产、花都全球自动变速箱有限公司等企业;胡仁宗教授带来动力电池再制造与低温电池材料开发技术,受到东风日产、广州市凯捷电源实业有限公司、广州云通锂电池股份有限公司青睐;吕辉作为团队代表展示了新能源汽车动力学与热管理系统研发研究成果,赵克刚副教授带来新能源汽车集成设计与开发技术,两位专家技术均获得东风日产、通达电气热烈反响。专家团队的成果介绍获得在场企业的热烈掌声。


产业对接,精准高效


活动现场专家团队与企业代表就技术成果要点和企业需求展开了深入且充分的交流,现场气氛热烈。


本次活动供需双方充分对接交流,取得了初步成效,部分企业已与专家团队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准备做进一步深入接洽。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副主任苏雄斌会后表示,中心将继续同广州高校、各区就重点产业开展科技成果对接交流活动,助力广州地区成果转化工作。(完)

通讯员|吴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