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炎热潮湿,用这些方法养生
来源:广东科技报作者:麦博 通讯员 查冠琳2022-07-28

盛夏来临,天气日益闷热潮湿,该如何养生呢?广东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刘媛媛告诉你,可以通过刮痧、艾灸、泡脚和食疗等方法祛湿消暑,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1.刮痧


夏至暑湿盛行,人不免心烦气躁,精神倦怠,睡眠也容易受到影响。这时候我们不妨尝试刮痧疗法,以达到清热祛湿,解暑除烦的功效。


部位:双手厥阴心包经(曲泽穴-大陵穴),背部双足太阳膀胱经循行方向(第1、2侧线)。


频次:2周或1月1次。


注意事项:局部有皮损、皮疹、孕妇、体质衰弱者不宜,妇女经期慎用。


2.艾灸


夏至阳气升发于外,人体内阳气相对不足,为保持体内阴阳协调状态,我们也可以艾灸经络穴位,来激发经络之气,帮助阳气的有序升发。正所谓“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用艾灸相关穴位来健脾祛湿,可温养体内元气,通过脾胃的气机升降调节,周流全身。


穴位: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脾俞、肾俞等。


频率:隔天艾灸1至2对穴位,每次10-15分钟,距离合适,温热为宜。


注意事项:阴虚表现患者则应慎用或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3.中药沐足


暑热的天气,使用合适中药沐足,可以起到清热祛湿、舒筋活络的作用,同时也能达到微汗排湿,舒畅气机的功效,减少暑湿的困扰。


可用杏仁、薏苡仁、白豆蔻、法半夏、厚朴、滑石、竹叶、甘草各10g,通草5g,用水煎取药汁约3000ml,放温至40摄氏度左右,沐足时水量能浸没脚踝为宜,每次时间约20-30分钟,1周2次。


注意:对以上药物过敏者禁用;局部有皮损、皮疹、孕妇及儿童不宜;糖尿病及神经病变患者慎用,避免烫伤。


4.穴位贴敷


采用药物贴敷于人体特定穴位皮肤表面,以刺激经络、调整脏腑阴阳,从而发挥散寒除湿、温补阳气作用。节气贴敷遵循天人相应规律,能够起到调节正气,平衡阴阳的作用,特别是在夏季三伏天,穴位贴敷可以激发人体的正气,达到冬病夏治的效果。可以针对呼吸道、消化病、关节病痛及亚健康体质的调理。


5.食疗


夏至时节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避免多吃热性食物,以免助热;冷吃瓜果也要适可而止,不要过量,以免损伤脾胃;厚味肥腻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热生风,诱发皮肤疾患。


夏季又是多汗的季节,出汗多,则盐分损失也多。中医认为此时宜多食酸味以固表敛汗,多食咸味以补心。可多食鸭、冬瓜、西瓜、苦瓜、黄瓜、绿豆、扁豆、番茄、鲜藕等蔬菜水果, 不食或少食荤腥之物,例如肉类、洋葱、芥菜及炒豆、花生等,尤其忌食隔夜冷饭菜。可常吃解暑祛湿药粥,如绿豆粥、荷叶粥、苦瓜粥、菊花粥等。


(1)冬瓜薏米排骨汤


材料:薏米100g,冬瓜300g、排骨350g、老姜1小块、陈皮1片。制法:薏米提前浸泡3小时,冬瓜去瓤切块,排骨斩块,老姜切片,除冬瓜外所有材料放入汤煲,加水适量,大火煮开后续煮约45分钟,加入冬瓜续煮30分钟,加盐调味。功效:清热消暑、利水祛湿。注意事项:身体虚寒者可将冬瓜改为山药200g,有健脾除湿的作用。


(2)五花茶


材料:鸡蛋花10g,木棉花10g,扁豆花10g,菊花10g,茉莉花10g。制法:以上药材浸没2升水,武火煮开,文火煮10-15分钟。代茶饮。功效:解暑利湿。注意事项:虚寒体质需在医师指导下饮用。


日常起居注意


1.注意防晒,保持住所清爽干洁。


2.晚睡早起,适当午休,适应昼长夜短的节气特点。但也要保证至少7小时的睡眠时常,尽量不晚于23点入睡,同时也要适当午休。


3.调息静心,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心胸宽阔,精神饱满。


4.外出适量活动,可以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适当出汗。外出活动尽量避免10-16点天气较为炎热的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