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辈科学家风采
老旧的书桌油漆剥痕斑斑,伶仃的收音机用沉默诉说着变迁,窑炉著作典籍填满柜子,琳琅满目的瓷器照亮了简陋居室……这是档案馆资料中对刘振群故居的描述。刘振群(1922-2007),中共党员,我国著名陶瓷科技泰斗,执教50余年为国家培育出大批人才;他提出的窑炉热工理论,为建立中国陶瓷现代化体系开创了一条新路;他曾担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深谙教育规律、引领改革创新,不负社会主义政治家和教育家的职责使命。
“工人莫献天机巧,此器能输郡国材。”作为陶瓷窑炉学的泰斗,刘振群身上有许多光环——入选世界名人录、被授予“中国陶瓷行业终身成就奖”、获得“粤陶之子”五星级勋章等。他心怀教育强国的大格局、大担当、大志向,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学术造诣高超深厚、知识涵养宽广渊博、治学治教严谨求实,是华工人心中为学、为事、为人永远的“大先生”。
陶瓷窑炉理论的先驱:
从一片空白到千峰翠色
中国窑炉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我国几乎没有人系统研究过陶瓷工业窑炉。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大调整,刘振群来到华南工学院,从此与硅酸盐无机材料和窑炉热工结缘,开始了他投身陶瓷与窑炉研究的一生。他曾说:“这是一门新的专业,当时在我国寥若晨星,我愿当一名拓荒者,迎困难而上。”一切只能在混沌中探索,其难度可想而知。为参阅其他国家相关资料,刘振群在掌握了英语的基础上,还苦学俄语、德语和日语。为系统总结传统窑炉的特点,他几乎跑遍了全国主要陶瓷产区。
当时,业界有一种声音,认为中国龙窑古老落后,应该将当时全国剩下的2000多座龙窑拆掉,改建外国的倒焰窑。刘振群则认为,作为古人智慧的结晶,龙窑固然有其落后的一面,但也有许多独有的优点,留住它们,既是保护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也能为国家节省一笔巨额投资。他指出龙窑与倒焰窑相比,热效率更高、单位产品燃料消耗少、烧成成本低、基本投资少等优点。最终大多数同行认同了刘振群的见解,轻工业部也采纳了他的建议,保留了全国的龙窑并进行了改造。
1959年,刘振群以他的新热工理论,通过实践有力地证实某外国专家为我国设计的三条隧道窑的严重错误,使对方不得不赔偿经济损失。同时,在他这一理论成果指导下,全国各地成功地改造了一批龙窑,提高了产品质量和产量。在一次全国性的陶瓷会议上,某省一位陶瓷公司经理握着刘振群的手说,你的理论使我们找到了今后建窑的方向,纠正了过去老是认为把窑建得越长越好的错误想法。
中国科学院将此科研成果编入《十年科学成就》中。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生产力大大提高,建造了大量机械化、自动化的陶瓷隧道窑,这些隧道窑就是根据龙窑的作用原理设计而成的。
刘振群一生都在探索建设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窑炉道路,撰写了多部著作和大量论文。他为了得到一手信息与资料,经常深入各大陶瓷产区,和老师傅们一起劳作、交谈,在代代匠人丰富的实践经验中找寻规律,进行理论研究。刘振群还提出了窑炉技改的 “四化”(轻型化、煤气化、辊道化、自动化)理论,引领了以计算数学,特别是有限差分法与有限元法去研究、设计与操作陶瓷工业窑炉的方向。
▲刘振群(前排右二)在窑炉现场进行技术指导
“制造陶瓷不仅是一门技术,还是一种文化。”这是刘振群常常念叨的一句话。在研究陶瓷制造工艺的同时,他还专注于探寻窑炉的历史。当时国内不少陶瓷工作者根据考古发掘的瓷片资料,认为瓷器起源于汉代,刘振群认为这是不确切的。“瓷器是中国古代重大发明之一,是关系着中国文明史的大问题,搞不清楚,就可能自己否定自己。”为此,他克服重重困难,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当时交通不便利,但为了考证福建新发现的古代窑炉,他硬是翻山越岭走了好几个小时到达窑炉。
最终,他通过对大量古窑炉的实地考证,认为陶与瓷的分界线关键在于使用材料和烧成温度,而制造陶瓷的龙窑和馒头窑是我国南北两地同时在战国时代由升焰窑发展而来的,因此我国瓷器的产生时间是战国时期。“战国出瓷”说在全国古陶瓷学术会议上得到许多学者的赞同,从浙江绍兴、广东增城发掘出的古龙窑和瓷器也证实了这一说法。
多个“第一”的从教之路:
一生躬耕讲坛终获桃李万千
1960年,刘振群手捧自己撰写的第一本窑炉教材《窑炉及干燥器》走上华工讲台,成为我国高等学校讲授硅酸盐专业窑炉课程的第一位教师。
▲刘振群部分著作与荣誉证书
“由于经常到基层,刘老师会用操作工人的语言来描绘窑炉的火焰,如‘火像一匹布一样燃烧起来’,同时,他也用严谨的科学家的语言来描述说这是一个‘火焰流动场’……听他的课如同身临其境。”刘振群独特的教学风格让学生记忆犹新。经过这种教学方法教出来的学生不仅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同时具备了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
华工材料学院教授吴建青深情地回忆起初次与导师刘振群见面时的场景:“面前的花甲老人精神矍铄、和蔼可亲,提出了三个‘学好’的要求——学好数学、学好计算机、学好外语。当时,计算机还没普及,他就已经强调了学习计算机的重要性。”言简意赅的一句话,便可看出刘振群对学科发展的远见。
1960年,刘振群被评为全国文教系统先进工作者,并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文教群英大会,1989年又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在刘振群的悉心教导下,从华工这片沃土走出了无数奋斗在学科前沿的学子,或成长为成果卓著的专家学者,或成长为出类拔萃的企业家。
年届花甲出任校长:
十年励精图治拓新天地
1982年,年届六旬的刘振群担起了华南工学院一校之长的重任。改革开放初期,更新办学理念、深化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华工毗邻港澳,地处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改革的任务更显迫切和重要。
“如果校长缺乏改革精神,就会给办学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 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刘振群冲破“精神枷锁”和“禁区”,以其一贯沉稳务实作风、坚韧不拔的精神,参与筹划、组织和领导了学校许多重大事项,制定实施学校事业发展工作规划,在人才培养、学生管理、学科结构、师资队伍建设、科研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革新,提出“两条腿走路”“三调整”“四不断线”等办学方针,使学校的教学与科研活动逐步适应和满足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影响力逐渐向外辐射。
为建立一批素质优良、结构优化、学术水平高、国际知名的教师队伍,刘振群从业务考核、表彰奖励、职称提升等方面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还举办了外语、数学、计算机算法进修班;邀请国内外专家到校作学术报告、讲座等交流活动;并派教师到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10多个国家学习进修。在刘振群任校长期间,出国深造的教师三百余人。在学校提供的良好生活、工作条件下,学成归来的教师迅速成为学院骨干和学术带头人。
在科研管理改革方面,刘振群坚持科研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把工作重点放在技术成果开发转化的环节上。他对科研管理体制进行了重点改革,积极开展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开展高层次的技术开发,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高新技术研究任务,与地方实行横向联合。“几年来,我校转让科研成果近160项,改变了过去科技成果推广难的状况,促进了科研工作的发展,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了教师的学术水平,更新了教学内容,还编写出了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相结合的新教材。”1987年4月11日,《光明日报》头版刊登了刘振群的文章,他介绍了学校改革取得的一系列成绩,并建议制定高校对外科技服务的合理政策。
▲刘振群指导学生
“严治学、宽待人”,这是师生对他的评价。刘振群在校长的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年,十年里刘振群更新课程结构体系和教学内容、调整学科专业、形成办学优势,整顿校风、教风和学风,将学校工作重心转移到教学科研工作上来,形成了积极发展的新局面。
文字 | 冯海波 通讯员 华轩
图片 | 华南理工大学
编辑 | 黄彩霞 卢颖
审核 | 刘肖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