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技报讯(记者 张文鑫)为大力推进“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越秀实验区”课例展示和经验交流工作,5月19日上午,广州市越秀区中星小学作为广东省“名师课堂”实验点、广州市首批智慧校园实验学校,于东校区多媒体室举办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暨广东省“名师课堂”越秀实验区中星小学“同课异构”教学现场会。广东省教育厅项目办公室综合组王奕标组长、华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院长谢幼如教授、广东二师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钟丽霞主任、越秀区教育局廖东副局长、越秀区教育信息中心刘小莲主任及伍文臣老师、越秀区教育研究院教研员李霓虹老师等出席活动。
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语、数、英三科区内名师带来精彩课例,越秀区智慧校园实验学校、学区学校以及来自清远、连南、贵州等地区的帮扶学校于线上同步参与。
智能科技,让课堂“活”起来
在罗晓丹老师携六年(3)班学生带来的数学课例《图形的运动》中,罗老师借助Aiclass平台推送资源,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体验图形平移、旋转、轴对称、放大与缩小的过程。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立体抽象的图形运动变得可观可感。
胡夏莉老师和四年2班的学生带来趣味十足的四年级语文课例《宝葫芦的秘密》。在教学中,Aiclass教学平台助力学生自由绘制人物名片,多媒体影视片段激发学生阅读热情,强化学生“读、赏、创、演”的实践能力。
英语名师徐德娜老师带来的课例《Fire safety》,有效利用多媒体工具,采用情景模拟、任务驱动、课堂讲授、实践操作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思维导图、云课堂共享app、录音及视频等多媒体资料,让学生迸发思维的火花。
“课堂上的许多环节,我们都是在平板上进行答题,老师不需要逐个检查,就能实时掌握我们的学习情况,这样能更精准地为我们答疑解惑,提升了我们的上课质量。” 就读六年级的卢湉湉在课后跟记者分享自己的看法,她认为智能科技应用于课堂,能让老师们更直观地了解到她和同学们的需求和差异,能更有效地有针对性施以援手,这点很重要。
云端共享,让课堂“连”起来
三地连线、同步开课是本次亮点之一。来自清远、连南等地区的帮扶学校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帮助下,与中星小学主课堂连线,线上同步参与,当地师生得以同步共享学习内容。来自连南及清远结对帮扶学校的老师们在课后交流环节表示这样的教学研讨模式,打破了时空隔阂,突出了信息技术赋能教育教学的优势,收到了一方上课,多方受益的良好效果。
同时,林伟贞校长介绍学校情况时也介绍到中星小学正以“名师工作室”研修活动作为重要枢纽,重视信息赋能,利用科研助推,着力课堂提质,实现“双减双增”。以此辐射省内结对帮扶学校,为促进教育均衡化、优质化发展贡献“中星智慧”。
华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院长谢幼如教授在总结环节肯定了课堂效果,也特别提到:三地连线,让三地师生同看一“屏”只是基础,后续可增添互动环节,让其他地区的孩子都参与到主课堂的互动上来。
学校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