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沙丘金钟、罗双海分获全国、省五一劳动奖章
来源:广东科技报2022-05-01

4月28日,2022年广东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劳模表彰大会在广州举行。南沙区总工会推荐电装(广州南沙)有限公司vct外壳加工系系长丘金钟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广州三五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改善组组长罗双海获得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让我们走进丘金钟与罗双海的工作车间,身临其境地感受产业工人坚守岗位的初心与匠心,也探寻劳动奖章得主的炼成之道。

 

广东科技报记者 刘肖勇

通讯员:林春萍 陈素玲 丘欢梓

图片:纪钰清 受访者供图

 

丘金钟:汽车产业“工人发明家”


丘金钟.jpg

 

使用了十几年的设备仍维护保养如新,车间地板干净整洁。“坐在地上干活都不脏衣裤。”作为车间负责人,丘金钟自豪地说道。前来车间修理压铸机的厂家工作人员都惊讶不已,在他们服务过的企业车间里,还从未有过如此干净的铸造车间。今年45岁的丘金钟在南沙工作16年了。随着广汽丰田落户十多年来,南沙集聚了涵盖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等40余家汽车产业链企业。数以万计的汽车产业工人在这里扎根奋斗,一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日渐崛起,丘金钟正是其中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勤思考,实现“不可能”方案

 

丘金钟负责管理的电装(广州南沙)有限公司vct外壳加工系,制造的是安装在汽车发动机凸轮轴上的零部件。这个零部件虽然只是个巴掌大小的金属品,但它的品质对汽车发动机的节油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爱思考,善发明,这是记者对丘金钟的深刻印象。

 

以往,铸造机清理炉渣时,需要暂时停下铸造机作业。很多业内人士都认为,不停下铸造机的做法是不可能的。但丘金钟想,是否能通过改善方案来实现清理炉渣时不停下铸造机,从而让车间生产效率更高一些。铸造车间是电装公司的最高危车间,包括700℃高温的溶解炉、煤气泄漏导致中毒和火灾、遇水爆炸的铝液等危险点。铸造机清理炉渣方案的变动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层层审核、多方协调和加倍安全确认。

 

2019年,为了实现这个旁人看来“不可能”的想法,丘金钟组织多个相关团队进行头脑风暴,和日本总部负责人反复开会确认。经过近半年的努力,他自主提出的“不停铸造机清理炉渣改善方案”最终通过安全和品质验收,通过改善铸造设备30 多项,实现清理炉渣时不需停下铸造机,使铸造车间生产效率提升2.3%。这在行业内尚属首例。


丘金钟02.jpg

 

善动手,造出装置推广至全球

 

压铸模具更换是铸造车间每天都要进行的工序。重达1吨的压铸模具,以前需要两个人合作才能完成更换。看着同事们吃力地拉模具的身影,丘金钟思索着,有没有办法能借助机械的力量去更换模具,这样既减轻同事们的负担,又降低这道工序的安全风险呢?

 

万事只怕有心人。一次偶然机会,丘金钟看到电视节目里介绍炼钢厂使用的电吸磁盘,他突然灵机一动:模具也是铁制品,能不能也用一个类似磁铁的东西让它实现自动移动。又是经过半年的反复试验,丘金钟自主研发的电动推拉模具装置成功在生产中运用,还推广到电装公司在全球的其他工厂中。

 

有了这套装置,女职工也能轻松在2分钟内完成1吨重的模具更换。在与丘金钟的接触中,记者感受到一名产业工人对于自己岗位的强烈责任心和荣誉感。“我们做的是很重要的零部件,它的质量对于汽车省油和减少尾气排放都会有影响。”抱着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从业20 多年来,丘金钟在车间里精益求精,愿意为了进步一寸而付出十倍的努力。

 

他并不是电工专业出身,但却在不断的延伸和拓展学习中成为了业内人士点头认可的“工人发明家”。正是如此工匠精神的坚守,成就了南沙千亿级产业集群的每一步。

 

罗双海:产品优良率的把关人


罗双海01.jpg

 

作为汽车产业链上的一环,广州三五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汽车的排气管等部件产品。而罗双海的工作,是在产品生产和流向市场之前,把关生产效率的提高和不良制品的截留。2006年,18岁的罗双海看到了广州的发展机遇,最终选择在南沙开始他的奋斗之旅。

 

用事实说话,反复尝试寻找最佳焊接姿态

 

追求完美,经常把不可能变为可能,这是罗双海留给大家留下的深刻印象。2019年11月至2020年2月,罗双海带领小组的10名成员和2名技术顾问,对制造产品的形状差异、焊接姿势和焊接方法进行分析,以改善产品的生产方式。

 

当团队各成员都认为垂直90°是制品焊接的最好姿势时,罗双海站出来说“不”,他认为还有调整优化的空间。面对团队成员的不理解,罗双海决定用事实说话。他带领小组副组长实地展开调查、进行3D 模拟,最后终于找到最合适的焊接姿态——倾斜70°。从90到70,需要循环往复地调整,一遍遍尝试,每次尝试都长达4 个小时。“先操纵机器调整焊接姿势,然后测量,再生产出一些制品样品进行比对研究跟验证。”

 

罗双海表示,这个过程没有捷径可走,拼的就是坚持。在罗双海的带领下,生产线不良率由17.2% 降至1.5% ,生产线可动率由90.4%升至96%,产能从每小时30台提升至38台,生产效率提升12.5%,一年递减劳务费12万元。凭借过硬的业务能力和十余年如一日的脚踏实地,罗双海屡次获奖。

 

2020年和2021年,他获得国家级新区经开区高新区班组长管理技能大赛个人优秀奖及优秀班组长的光荣称号;今年被授予“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罗双海02.jpg

 

追求完美,但以平常心对待荣誉

 

2021年12月22日,罗双海所在的三人小组接手了一项高难度任务。当时由于生产准备周期时间不足,导致产品在开始生产时不良率高达23.5%,罗双海和同事的任务,就是要将这个不良率尽可能地降低。

 

“当看到这个不良率的数据时,其实我心里很担心是否能完成这项工作。”罗双海表示。带着必须完成任务的决心,罗双海等人开始着手研究。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及对品质调查工作的本质理解,罗双海找出了影响制品不良率的三个因素,并跟小组成员不断进行头脑风暴,提出改善方案,最终将不良率降到2.8%。这项任务原定的目标是将不良率降到3%,但面对超额完成的成果,罗双海还是不满意,他表示:“行业内的标准就是0,现在也还在继续研究,要一步步朝这个标准靠近。”

 

平常心对待荣誉,责任心对待工作。面对自己被授予“广东省五一劳奖章”一事,罗双海表现得很平淡。“荣誉只是一时的,要以平常心对待,继续做好自己的工作,这才是最重要的。”从2006 年至今,罗双海已经在南沙工作了16 年,成为了南沙建设和发展的见证者,并把南沙当作第二故乡。他希望,能够不断精进自己,在南沙这片充满机遇的热土上继续挥洒汗水。


链接

 

据悉,为热烈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纪念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召开100周年,充分展示南沙职工的担当作为和时代风采,南沙区总工会推出“五个一”系列主题宣传活动:编写一本书。创新劳模学习宣传和管理服务工作,深入挖掘劳动模范的感人事迹,撰写一本南沙劳模工匠事迹汇编书籍。举办一场文艺汇演。展现工会干部职工朝气蓬勃、拼搏进取的精神风貌,举办一场“峥嵘百年•劳动岁月”——庆祝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召开100周年暨南沙区总工会五一劳动文艺汇演。组建一支工会讲师团。成立一支由工会干部、劳模工匠、优秀职工代表组成的工会讲师团,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企业、进车间,让工会组织当好职工群众的引路人。举办一系列劳动竞赛。打造“南沙工匠”劳动技能竞赛品牌,开展集装箱货车司机技能竞赛、“粤菜师傅”等一系列劳动竞赛。建设一个劳模工匠广场。加快推动绿轴公园和工人文化宫广场的劳模工匠广场建设,营造浓厚的崇尚劳模精神的氛围。

 

此外,5月1日,南沙区总工会开展“五一惠员活动”,通过粤工惠app为职工发放福利,送出1970份扶贫产品套餐和3000份工会定制一次性防护口罩。详情可关注“南沙工会”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