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黄埔区高度重视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发挥优势,多措并举,整合资源,进一步加大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投入力度,创新工作思路方法,在“双减”政策下,注入科普送教、院企校三方结对子、供需双向平台等科技科普加速度,打造“教育+业务+人才”工作模式,为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提供新活力。
院士“赋能”,小切口推动新突破
依托21家院士专家工作站及驻区院士资源优势,全市率先推出首批校园“院士工作室”,首次在广州市苏元实验学校挂牌成立“院士工作室”。举荐10位院士、高层次人才担任校园“第一科学导师”,全区设立了40多所学校科创工作室,创建了市、区级人工智能课程实验学校92所,其中市级30所、区级62所。发挥“白发脊梁”的“头雁”影响,释放“高精尖缺”的“雏雁”能量,启迪少年科学梦,心怀青春强国志。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景中为结对学校学生讲授数学王国的科普奥秘,聘请航空专家面向全区100多所中小学11万余名师生线上开讲“开学思政第一课”,诚邀高校教授、医学博导、科技人才走进课堂带来人工智能、成长健康、视力防控等3场主题特色科普讲座,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
“双减”牵引,搭平台拓展新空间
主动适应“双减”新政策,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把科技教育贯穿于学科课程、课余活动、育人链条之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主动搭建校企供需双向平台,牵线搭桥校-企-院-基地,开展科普送教、参观学习、科技研学等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寓教于乐。创新举办黄埔区 广州开发区科普揭榜小达人系列活动,首期发榜企业发布(科技类)芳香中药成分的抑菌效果对比研究、(文化类)美妆博物馆科普形象设计招募两个主题榜单,收到区内311名青少年揭榜,进一步到企业学习其中科学原理,开展查询文献、写科普文章等专业性、针对性的辅导。目前金发科技、京信通讯已陆续发布了第二期、第三期科普小达人系列揭榜活动,后期仍有10余家企业接力接棒。举办少儿科普讲解员比赛、机器人竞赛、人工智能编程、“物理+STEAM—小制作、大发现”、2021年黄埔区“讲科学、秀科普”大赛等各类科普科技类竞赛和培训,线上线下惠及12.3万余人次。结合全国科普日、学校科技节、科技活动周等,全年开展校内外科普活动33场,惠及青少年101万人次。
创新先行,聚资源汇集新合力
建立校内外相结合的科技教育机制,把中小学校、科技场馆、科普基地、科研院所、高新企业、政府机关的资源有机融合,全国创造性地推出以黄埔少年科学院为龙头,以黄埔少年科学院专项科普基金为特色,首期选择区内优质资源特色分院5家和校外特色实践基地6家的“1+1+5+N”科普进校园科普联动协作创新模式。盘活企业科技教育资源,激发基层科协组织的内生动力。全市首先推出“黄埔区企业科协联盟”,首批由10家企业科协和优质企业“加盟”,调动企业优质专业科普资源,开展各类科普教育、科技辅导、科研展示等服务。依托广东省翁宗琮、林琼科技名师工作室等名师优势,常态化、长效化举办科技辅导员培训,2021年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3期,进一步扩充学校科技教师和科技辅导员的队伍,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提质增效,强基础务求新进步
黄埔区 广州开发区多次召开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研讨会、座谈会、对接会,落实青少年科学素质各项工作任务,基础不断夯实,成效不断凸显。2021年该区在市级以上各类科创比赛中,获奖200余项。2021年全国科普日暨黄埔区“童心筑梦 科技强区”主题科普日活动被中国科协评为2021年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是全市唯一一个优秀项目,同时该活动也被广东省科协评为广东省2021年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黄埔区科协组织建设和“3+1”试点工作首次被广东省科协评为县区优秀工作单位,黄埔区科协被省科协评为2021年广东省全国科普日优秀组织单位。
(黄茵欣 李宜静)